• <td id="ae6ms"><li id="ae6ms"></li></td>
  • <xmp id="ae6ms"><td id="ae6ms"></td><table id="ae6ms"></table>
  • <table id="ae6ms"></table>
  • <td id="ae6ms"></td>
    <td id="ae6ms"></td>
  • <table id="ae6ms"></table><table id="ae6ms"><td id="ae6ms"></td></table>
  • <td id="ae6ms"></td>
  • <table id="ae6ms"><li id="ae6ms"></li></table>
  • <table id="ae6ms"></table>
    西西軟件園多重安全檢測下載網站、值得信賴的軟件下載站!
    軟件
    軟件
    文章
    搜索

    首頁西西教程高考考研 → 2010年高考文言文閱讀及參考譯文

    2010年高考文言文閱讀及參考譯文

    相關軟件相關文章發表評論 來源:本站整理時間:2010/6/22 18:45:34字體大?。?em class="fontsize">A-A+

    作者:佚名點擊:10317次評論:443次標簽: 2010年高考

    • 類型:休閑益智大?。?i>113M語言:中文 評分:10.0
    • 標簽:
    立即下載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題。

    王祎,字子充,義烏人。幼敏慧,及長,身長岳立,屹有偉度,以文章名世。睹元政衰敝,為書七八千言上時宰。危素、張起巖并薦,不報。隱青巖山,著書,名日盛。太祖征江西,祎獻頌。太祖喜曰:“江南有二儒,卿與宋濂耳。學問之博,卿不如濂。才思之雄,濂不如卿。”太祖創禮賢館,召置館中。累遷侍禮郎,掌起居注。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賜金帶寵之。太祖將即位,召還,議禮。洪武元年八月,上疏言:“祈天永命之要,在忠厚以存心,寬大以為政,法天道,順人心。雷霆霜雪,可暫不可常。浙西既平,科斂當減。”太祖嘉納之,然不能盡從也。明年修《元史》,命祎與濂為總裁。祎史事擅長,裁煩剔穢,力任筆削。書成,擢翰林待制,同知制誥兼國史院編修官。奉詔預教大本堂,經明理達,善開導。召對殿廷,必賜坐,從容宴語。五年正月議招諭云南,命祎赍詔往。至則諭梁王,亟宜奉版圖歸職方,不然天討旦夕至。王不聽,館別室。他日,又諭曰:“朝廷以云南百萬生靈,不欲殲于鋒刃。若恃險遠,抗明命,悔無及矣。”梁王駭服,即為改館。會元遣脫脫征餉,脅王以危言,必欲殺祎。王不得已出祎見之,脫脫欲屈祎,祎叱曰:“天既訖汝元命,我朝實代之。汝爝火馀燼,敢與日月爭明邪!且我與汝皆使也,豈為汝屈!”或勸脫脫曰:“王公素負重名,不可害。”脫脫攘臂曰:“今雖孔圣,義不得存。”祎顧王曰:“汝殺我,天兵繼至,汝禍不旋踵矣。”遂遇害。(節選自《明史•王祎傳》)

    8.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危素、張起巖并薦,不報 報:答復。

    B.多惠政,賜金帶寵之 寵:重用。

    C.祈天永命之要 祈:懇求。

    D.法天道,順人心 法:效仿。

    9.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表明王祎有非凡膽識的一組是

    ①為書七八千言上時宰 ②雷霆霜雪,可暫不可常 ③浙西集平,科斂當減 ④裁煩剔穢,力任筆削 ⑤亟宜奉版圖歸職方 ⑥ 天兵繼至,汝禍不旋踵矣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③④ D.④⑤⑥

    10.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王祎兼有堂堂儀表和雄健才思。他自幼聰明而有才智,成人之后偉岸而有風度,明太祖將他與當時的名儒宋濂相提并論,還認為他在才思方面勝過宋濂。

    B.王祎憑借自己的才干和政績受到朝廷禮遇。明太祖創建禮賢館,將他招至館中,后又升遷為侍禮郎;有時太祖雖不能完全聽從他的建議,但也會褒獎他。

    C.王祎具備很高的史學家素養和教育才能。編撰《元史》時,他與宋濂同為總裁,書成后任國史院編修官;奉命講授國史,能充分說明道理,善于開導學生。

    D.王祎出使云南時采用了恩威并施的策略。他先是曉諭梁王,朝廷憐惜云南百姓,不想動用武力;繼之又警告梁王,若倚仗險遠、抗拒朝廷,將后悔無及。

    11.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會元遺脫脫征餉,脅王以危言,必欲殺祎。

    (2)天既訖汝元命,我朝實代之。汝爝火馀燼,敢與日月爭明邪!

    8、答案:B 解析:寵:以……為寵,把……作為寵信。

    考點定位: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能力層級為理解B。

    9、答案:B 解析:②是一個比喻;④是編修《元史》,文采好;⑤勸說梁王歸順的話。

    考點定位:篩選文中的信息,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10、答案D 解析:他先是曉諭梁王,迅速歸順,不然朝廷的征討很快到來,又對梁王說朝廷憐惜云南百姓,不想動用武力;繼之又警告梁王,若倚仗險遠、抗拒朝廷,將后悔無及。

    考點定位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 C

    11、答案 (1)適逢元朝派遣脫脫征集糧餉,拿故意嚇人的話威脅梁王,一定想要殺死王祎。

    (2)上天已經要終結你們元朝的命,我們明朝確實要取代你們。你們(元朝)就像火把將要燒完,怎么敢和太陽月亮(一樣的明朝)爭奪光明呢!

    解析(1)注意“會”“遺”“必”“脅王以危言(狀語后置)”的翻譯。(2)注意“既”“訖”“實”“馀燼”“敢與日月爭明”的翻譯。文言文翻譯要嚴格執行直譯的原則;找準得分點:重點實詞、活用詞、句式特點、重要虛詞、通假、偏義復詞;保持譯句流暢通順讓,譯句和原文語境吻合。

    考點定位 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 B

    【參考譯文】

    王祎,字子充,浙江義烏人。幼時機敏聰慧,成年后身材高大偉岸。后來拜柳罐、黃縉為師學習文章,于是當時以文章著稱于世。在目睹了元王朝國政衰頹凋敝后,寫了七八千字的言上給當時的宰相。危素、張起巖一起推薦了他,但是沒有被接受。于是在青巖山隱居著書,名氣越來越大。太祖攻取婺州后,召見他,拜他為中書省掾史。太祖征江西,祎寫文章贊頌并獻給太祖。太祖很高興,說:“江南又二位大儒,就是你和宋濂,要論學問誰更淵博,你不如宋濂。但是要論才思的雄辯,宋濂不如你。”太祖創立了禮賢館,李文忠推薦了王祎及許元、
    王天錫,于是被召置禮賢館。不久又被授為江南儒學提舉司校理,累次遷升到侍禮郎,掌管太祖的起居注。又任南康府同知,出了很多惠民政績,太祖賜給金帶以示寵愛。太祖即將稱帝即位前,將他召回,商議即位禮儀。由于不合上意而獲罪,出為漳州府通判。
    洪武元年八月,上奏言,“祈求天命永遠所在,在于忠厚存心,寬大為政,效法天道,順應人心。雷霆霜雪,只是暫時的不是永遠的。既然浙西已經被平定了,應該減免賦稅。”太祖表揚并采納了他的建議,但是沒有都聽從。第二年修《元史》,任命祎與濂為總裁。祎擅長史事,裁汰剔除煩穢,大力修改。修完《元史》后,提拔為翰林待制同知制誥兼國史院編修。奉召到大本堂教皇子讀書,王祎經明理達,善于開導?;噬险偎降钔?,每次都給他賜坐,從容應答。不久,奉命出使吐蕃,還沒到,就被召回。

    洪武五年正月商議詔諭云南,任命王祎奉召前往。到云南后詔諭梁王,盡快奉上戶籍冊和地圖給朝廷方面掌管,不然天子很快就將討伐過來。梁王不聽從,并把他安置在偏室內居住。幾天后,又詔諭說:“朝廷考慮到云南百萬生靈,不忍荼毒于鋒刃。如果你憑借艱險路遠,抵抗大明皇帝的命令,天朝驍勇的將領率領裝備精良的士兵,和你在昆明會戰,到時你后悔都來不及。”梁王被嚇服了,隨即將他改為正館居住。時逢元朝派遣脫脫征軍餉。脫脫說嚇人的話威脅梁王,一定要殺掉王祎。梁王逼不得已交出來了王祎,脫脫想讓王祎屈服于他,王祎怒叱道:“上天要完結你元朝的命,我朝是來取代你元朝。你小小的火把余燼,竟敢和日月證爭明!何況你我都是使臣,我豈能屈服于你!”有人勸脫脫說:“王先生久負盛名,不能殺。”脫脫手一擺說道:“今天就是孔圣人,也沒有情面可講。”王祎回頭說道:“你殺了我,朝廷大軍就將到來,你的禍患不久就要接踵到來。”于是就這樣被殺害了,遇害那天是十二月二十四日。梁王派人去祭奠,收集他所有的衣物入殮。建文年間,王祎的兒子王紳頌揚他父親,朝廷追贈王祎詔贈翰林學士,謚文節。正統年間又改謚忠文,成化年間,下令建立祠堂祭祀他。(南安市詩山中學 洪培欣)

    二、2010年全國卷Ⅱ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題。

    康保裔,河南洛陽人。祖志忠,討王都戰沒。父再遇,從太祖征李筠,又死于兵。保裔在周屢立戰功,及再遇陣沒,詔以保裔代父職,從石守信破澤州,又從諸將破契丹于石嶺關,領登州刺史。尋知代州,移深州,領涼州觀察使。真宗即位,召還,以其母老勤養,賜以上尊酒茶米。詔褒之,為高陽關都部署。契丹兵大入,諸將與戰于河間,保裔選精銳赴之,會暮,約詰朝合戰。遲明,契丹圍之數重,左右勸易甲馳突以出,保裔曰:“臨難無茍免。”遂決戰。二日,殺傷甚眾,蹴踐塵深二尺,兵盡矢絕,援不至,遂沒焉,時車駕駐大名,聞之震悼,廢朝二日,贈侍中。以其子繼英為六宅使、順州刺史,繼彬為洛苑使。繼英等謝曰:“臣父不能決勝而死,陛下不以罪其拏幸矣,臣等顧蒙非常之恩!”因悲涕伏地不能起。上惻然曰:“爾父王事,贈賞之典,所宜加厚。”顧謂左右曰:“保裔父、祖死疆埸,身復戰沒,世有忠節,深可嘉也。”保裔謹厚好禮,喜賓客,善騎射,弋飛走無不中。嘗握矢三十,引滿以射,筈鏑相連而墜,人服其妙。屢經戰陣,身被七十創。貸公錢數十萬勞軍,沒后,親吏鬻器玩以償。上知之,乃復厚賜焉。

    方保裔及契丹血戰,而援兵不至,唯張凝、李重貴率眾策應,遇契丹兵交戰,保裔為敵所覆,重貴與凝赴援,腹背受敵,自申至寅力戰,敵乃退。當時諸將多失部分,獨重貴、凝全軍還屯,凝議上將士功狀,重貴喟然曰:“大將陷沒,而吾曹計功,何面目也!”上聞而嘉之.(節選自《宋史•康保裔傳》)

    8.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及再遇陣沒 及:趁著。

    B.尋知代州。移深州 尋:不久。

    C.會暮,約詰朝合戰 會:適逢。

    D.援不至,遂沒焉 遂:于是。

    9.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表明康保裔奮身殺敵的一組是

    ①保裔選精銳赴之 ②左右勸易甲馳突以出

    ③殺傷甚眾,蹴踐塵深二尺 ④身復戰沒,世有忠節

    ⑤屢經戰陣,身被七十創 ⑥腹背受敵,自申至寅力戰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④⑥ D.③④⑤

    10.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康保裔世代行伍出身.一心報效朝廷。其祖康志忠、其父康再遇先后戰死邊境:他代父職后,又隨眾將攻破契丹。宋真宗即位.召他回來,給予賞賜嘉獎。

    B.康保裔抱定赴死信念抗擊契丹。契丹大舉入侵,雙方約定次日早晨交戰,契丹卻提前至黎明層層包圍宋軍,保裔不愿茍免于死,戰至兵盡矢絕,最終陣亡。

    C.康保裔戰死沙場引起強烈反響。他的死訊傳來,皇上深深震驚哀悼,停止朝會兩天天.又賜封其子官職,同時一再表示,保裔是為王事而死,理應厚重褒獎。

    D.康保裔品行端正,嚴謹厚道。他待人接物講究禮貌,又擅長騎馬射箭,射飛禽走獸無不中;在與契丹血戰時,張凝、李重貴與他共同抗敵,敵軍這才退去。

    11.把(選擇題) 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貸公錢數十萬勞軍,沒后,親吏鬻器玩以償。

    (2)凝議上將士功狀,重貴喟然曰:“大將陷沒,而吾曹計功,何面目也!”

    8、解析:本題考查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及”在文中的意思是“到了,等到”,故選A。

    9、解析:本題考查篩選文中的信息。①說康保裔篩選精兵出征,②說身邊人勸康保裔逃跑,⑥是說張凝、李重貴作戰的情形。故選D。

    10、解析:本題考查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在康保裔與契丹血戰時,張凝、李重貴率領軍隊策應他,沒有與他共同抗敵。故選D。

    11、(1)解析:本題考查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幾個重點詞語:貸,借;勞,犒勞;“沒”通“歿”,死亡;鬻,賣;以,目的連詞,來。故譯為:借了公家的數十萬錢款犒勞軍隊,死后,親屬和部下賣掉器物珍玩來償還。

    (2)解析:本題考查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幾個重點詞語:議,建議;上,上奏;狀,情形;吾曹,我們;面目,臉面。故譯為:張凝建議上奏將士立功情況的文書,李重貴嘆息記:“大將陷敵陣亡,而我們卻計算功勞,有什么臉面呢!”

    參考譯文

    康保裔,河南洛陽人。爺爺叫康志忠,后唐長興年間,在攻打汴梁時掛了。父親叫康再遇,是龍捷指揮使,當年跟太祖打李筠,也掛了??当R嵩谥艹瘜伊鸸?,官至東班押班,他爹掛了之后,就頂了他爹的職,跟石守信一起攻下了澤州。第二年,又去打廣陽,俘敵千余。開寶年間,又和一些將領在石嶺關打敗了契丹人,就升官做了日騎都虞候,后來又轉做龍衛指揮使、登州刺史。端拱初年,官拜淄州團練使,把定州、天雄的軍隊都調遣使用。再后來又在代州、深州都干過,還做過高陽關的副都部署、馬軍都虞候、涼州觀察使。后來真宗即位,把康保裔詔回朝內,并賜上等俸祿奉養老母。

    不久后官至彰國軍節度使,官拜并代都部署,后來要調往天雄,并代州官上書請求康保裔留任,皇帝很欣慰,嘉獎了康保裔,又讓他去做了高陽關都部署。契丹兵大舉入侵,諸將與契丹人在河間開戰,康保裔親選精銳之師參與戰斗,當晚會師,約契丹人第二天早晨打一仗。但第二天一早,契丹人就把他們重重包圍,手下勸康保裔換身衣服跑了算了,康保裔說:“大難當且,我不會臨陣脫逃的。”于是就開戰。打了兩天,干掉不少契丹人,地下塵土都踩了二尺深,但最后彈盡糧絕,援兵卻遲遲不來,所以康保裔像他爺爺、老爸一樣,也掛了。

    當時皇帝大臣們都在大名,一聽到康保裔戰死了,所有人震驚難過,皇帝兩天不上朝,追贈康保裔為侍中。封康保裔的兒子康繼英為六宅使、順州刺史,康繼彬為洛苑使,康繼明為內園副使,幼子康繼宗為西頭供奉官,孫子康惟一作監主簿??道^英等奉旨謝恩說:“父親沒有打勝仗就死了,陛下你不降罪,還封賞我們,我們真是謝謝您??!”說完就眼淚鼻涕一大把哭得爬不起來了?;实酆芸蓱z他:“你爹是因我而死的,封賞,當然要厚重。”然后皇帝對左右的大臣說:“康保裔他爹、他爺爺,全部戰死沙場,現在他也掛了,他們祖輩都有忠心,絕對值得褒獎。”康保裔的母親八十四歲了,皇帝專門派遣使者前去慰勞,賞了白金五十兩,封為陳國太夫人,康保裔的老婆早死了,也追封為河東郡夫人??当R釣槿斯е斎屎裰Y節,好結賓朋,擅長騎謝,箭無虛發。曾經一張弓放了三十支箭,拉滿弓射出去,筈鏑一個個被射了下來,沒人不佩服他的射術之妙。

    康保裔大戰無數,身上有七十處戰傷。曾經拿公款數十萬犒勞軍士,花完了就自己賣掉家私來償還公款,后來皇帝知道了,就給他的軍隊增加了軍餉??道^英當官一直當到左衛大將軍、貴州團練使,治軍嚴苛嚴,家事恭儉,死的時候,手頭都沒什么余財??当R崤c契丹人血戰的時候,援兵遲遲不至,只有張凝、李重貴分別領軍高陽關先鋒和行營副都部署了點幫忙,后來跟契丹兵一戰,康保裔全軍覆沒,李重貴與張凝去救援,卻腹背受敵,從申時殺到寅時,才把敵人擊退。當時全軍已經七零八落損失大半了,只有李重貴與張凝逃了出來,張凝想要想皇帝上書請求褒獎將士,李重貴嘆曰:“主帥都掛了,我們這些小嘍啰還想請功,哪有這么沒臉沒皮的。”皇帝聽說了這事,就嘉獎了李重貴與張凝。(南安市詩山中學 洪培欣)

    三、2010年北京卷

    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3分,共12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題。

    宋清,長安西部藥市①人也,居善藥。有自山澤來,必歸宋清氏,清優主之。長安醫工得清藥輔其方,輒易讎②,咸譽清。疾病庀瘍者,亦畢樂就清求藥,冀速已。清皆樂然響應,雖不持錢者,皆與善藥,積券如山,未嘗詣取直③?;虿蛔R,遙與券,清不為辭。歲終,度不能報,輒焚券,終不復言。市人以其異,皆笑之曰:“清蚩妄人也。”

    或曰:“清其有道者歟?”清聞之曰:“清逐利以活妻子耳,非有道也。然謂我蚩妄者也亦謬。”

    清居藥四十年,所焚券者百數十人,或至大官,或連數州,受俸博,其饋遺清者,相屬于戶。雖不能立報,而以賒死者千百,不害清之為富也。清之取利遠,遠故大,豈若小市人哉?一不得直,則怫然怒,再則罵而仇耳。彼之為利不亦翦翦乎?吾見蚩之有在也。清誠以是得大利,又不為妄,執其道不廢,卒以富。求者益廣,或斥棄沉廢,親與交;視之落然者,清不以怠遇其人,必與善藥如故。一旦復柄用,益厚報清。其遠取利皆類此。

    吾觀今之交乎人者,炎而附,寒而棄,鮮有能類清之為者。世之言,徒曰“市道交”。嗚呼!清,市人也,今之交有能望報如清之遠者乎?幸而庶幾,則天下之窮困廢辱得不死亡者眾矣。柳先生曰:“清居市不為市之道,然而居朝廷、居官府、居庠塾鄉黨以士大夫自名者,反爭為之不已,悲夫!然則清非獨異于市人也。” (取材于柳宗元《宋清傳》

    注:①市:買賣場所,后文也指經商、交易。 ②讎:這里指售出、成交 ③直:價值,價錢

    6. 下列語句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居善藥 居:聚積,搜集

    B.積券如山 券:借據,欠條

    C.未嘗詣取直 詣:前往

    D.終不復言 復:回答

    7.下列各組語句中,加點的詞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A 清優主之 不害清之為富也

    B.市人以其異,皆笑之 清不以怠遇其人

    C.清其有道歟 執其道不廢

    D.求者益眾,其應者益廣 一旦復柄用,益厚報清

    8.下列對文中語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A.其饋遺清者相屬于戶

    那些等待宋清饋贈的人在門前排成了隊

    B.彼之為利不亦翦翦乎

    他們的求利不也太短淺了嗎

    C.今之交有能望報如清之遠者乎

    現在的交往中有能像宋清那樣從長遠考慮回報的人嗎

    D.天下之窮困廢辱得不死亡者眾矣

    天下那些窮困潦倒而還可以活下去的人就會躲起來

    9.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A.生意場的交往也不一定都是斤斤計較的,宋清就是一個例證。

    B.宋清認為做生意不是為了賺錢,而是追求高尚的做人的境界。

    C.計較蠅頭小利不僅是一般商人的本性,也是某些士大夫的通病。

    D.宋清與人交往不僅異于普通商人,也高于某些以士大夫自居的人。

    10.文言文《宋清傳》中說“清之取利遠,遠故大”。意思是“宋清謀取利益放眼于長遠,因為考慮長遠所以獲得的利益較大”這概括了宋清經商的特點,請從文中舉一例加以說明,并結合當下的社會生活談談自己對這一概括的領悟(不少于200字)(10分)

    11.用斜線(∕)給下面短文畫橫線的部分斷句(5分)

    孟子曰:“仁者如射,發而不中,反求諸身”吾嘗學射矣始也心志與中目存乎鵠手往從之十發而九失其一中者幸也有善射者,教吾反求諸身,手持權衡,足蹈規矩,四肢百體,皆有法焉,一法不修一病隨之病盡而法完則心不期中目不存鵠十發十中矣。(取材于蘇軾《仁說》)

    6、D 7、D 8、A 9、B

    10、(10分)略

    11、(5分) 吾嘗學射矣/始也心志于中/目存乎鵠/手往從之/十發而九失/其一中也/幸也。

    一法不修/一病隨之/病盡而法完/則心不期中/目不存鵠/十發十中矣。

    參考譯文

    宋清,他是長安西邊藥場的人,儲存有好的藥材。有從深山大澤采藥來的人,一定會把藥材送到宋清這里來,宋清總是好好地招待他們。長安的醫生得到宋清的藥材來輔助配合藥方,往往容易有效,大家都稱贊宋清。那些生了病、頭痛、皮膚痛的人們,也都樂于向宋清求藥,希望病好得快些,宋清總是高高興興地答應他們的要求。即使是有些沒帶錢的人來,宋清也都給他好的藥材。債券、欠條堆積得像山一樣地高,宋清不曾跑去向他們收帳?;蛘哂行┧徽J識的人,打從遠方來,拿債券賒欠,宋清并不拒絕對方。到了年終的時候,宋清估計(大概對方)不能還債了,往往就把債券、欠條給燒掉,最后就不再多說話。市場上的一般人因為宋清的奇特,大家都笑他說:“宋清,真是個大白癡??!”也有人說:“宋清大概是個有道的人吧!”宋清聽了后說:“我宋清只是個賺賺錢來養活妻小的人罷了,并不是個有道的人。然而說我是個大白癡的人也錯了。

    宋清買賣藥材四十年了,所燒掉的債券、欠條有數十到數百人,他們有的人做了大官,有的人管理好幾州大的地方,他們的俸祿好多好多,要送禮物給他的人真是不絕于戶。雖然不能立刻得到他們的回報,(甚至)即使賒欠到死的人成千上百,也不妨礙宋清成為富有的人??!他賺錢取利是看得長遠,因為長遠,所以能成就廣大的利益,那里像一般的小商人呢?偶爾要不到債,就勃然變色、大為憤怒,接著就相互詈罵而成為仇人。他們的賺錢取利,不是很膚淺很狹隘嗎?依我看來,真正的白癡,大有人在啊。宋清實在是因為這個樣子而獲得大利,又不胡作非為,保持這樣的作風而不停止,最后也因此而富有。來向他求藥的人愈來愈多,他應人之求也就愈來愈廣。有些被斥責拋棄、沉淪頹廢的人,親戚朋友冷漠地對待他們,宋清不會因為這樣就怠慢地對待對方,也一定像平常那樣給他好的藥材。這些人一旦再度掌權用事,就會更加地優厚報答宋清。宋清賺錢取利看得長遠,大都像這個樣子。

    我觀察現今一般人與人交往,在對方得勢的時候就拚命去附從,而在對方失勢的時候就翻臉拋棄,很少有人能像宋清這樣的作為了。世俗上的話,大家都只會說“交友像做買賣的‘市道交’”。唉!宋清是個商人,現今一般人與人交往,有能像宋清那樣希望回報、看得久遠的人嗎?如果幸運地出現了幾個人的話,那么天底下那些貧窮困頓、被人廢棄被人屈辱而能夠不死的人就多了,(這么說來),“市道交”又那里可以少呢?有人說:“宋清并不是市道交的人??!”柳先生說:“宋清住在市場里面,卻不作市儈買賣的行為,然而那些身居朝廷、身居官府,待在鄉里、待在學校,以士大夫自我標榜的人,反而爭先恐后地做著市儈買賣的行為,真悲哀?。。ㄟ@么說來)宋清就不單單和市場里的人不一樣而已了??!”(南安市詩山中學 洪培欣)

    四、2010年廣東卷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題

    丁丑,俞瑱在居庸關剽掠,居民竊走來告,上①曰:“居庸關山路險峻,北平之襟喉,百人守之,萬夫身窺,據此可無北顧之憂。今俞瑱得之,利為彼有,勢在必取,譬之人家后戶,豈容棄與寇盜。今乘其初至,又兼剽掠,民心未服,取之甚易;若縱之不取,彼增兵守之,后難取也。”乃命徐安往討之、安攻其城,俞瑱走懷來,依宋忠。捷至,上曰:“使賊知固結人心,謹守是關,雖欲取之,豈能即破?今天以授予,不可失也。”乃令千戶吳玉守之。

    上語諸將曰:“宋忠擁兵懷來,居庸關有必爭之勢, 因其未至,可先擊之。”諸將皆曰:“賊眾我寡,難與爭鋒,擊之未便,宜固守以待其至。”上曰:“非公等所知,賊眾新集,其心不一,宋忠輕躁寡謀,狠愎自用,乘其未定,擊之必破。”

    癸未,上率馬步精銳八千,卷甲而進。甲申,至懷來。先是,獲賊間諜,言宋忠誑北平將士云:舉家皆為上所殺,委尸填滿溝壑,宜為報。將士聞之,或信或否。

    上知之,乃以其家人為前鋒,用其舊日旗幟,眾遙見旗幟,識其父兄子弟咸在,喜曰:“噫!我固無恙,是宋都督誑我也,幾為所誤。”遂倒戈來歸。宋忠余眾倉皇列陣未成,上麾師渡河,鼓噪直沖其陣,宋忠大敗,奔入城。我師乘之而入,宋忠急匿于廁,搜獲之,并擒俞瑱,斬孫泰于陣,余眾悉降,

    諸將已得宋忠頗有喜色,上曰宋忠本庸材以利口取給諂諛奸惡貨賂得官才掌兵柄便爾驕縱此輩熒惑小人視之如狐鼠耳區區勝之何足喜也咸頓首稱善。

    (選自明 謝黃《后登陸》卷下,有刪改)

    【注】①上:皇上指朱棣

    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上語諸侯曰… 談論

    B.委尸填滿溝壑 放置

    C.識其父兄子弟咸在 標志

    D.噫!我固無姜 禍患

    6.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組是 (3分)

    A今俞瑱得之 乃令吳玉守之

    B.利為彼有 宜為報仇

    C.降家皆為上所殺 兒為所誤

    D.我師乘之而入,宋忠匿于廁 斬孫泰于陣,余眾悉降

    7.下列各句,都能表現朱棣“料事如神”的一組是 (3分)

    ①居庸關山路險峻,北平值襟喉 ②譬之人家后戶,豈容棄與寇盜

    ③今乘其初至,又兼剽掠,民心未服,取之甚易 ④賊眾新集,其心不一

    ⑤乘其未定,擊之必破 ⑥乃以其家人為前鋒,用其舊日旗幟

    A.①③⑥ B. ②③⑤ C. ②④⑤ D. ③④⑤

    8.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朱棣深謀遠慮,迅速出擊居庸關,打敗了俞瑱;然后進軍懷來,一舉擊潰敵軍,活捉宋忠、俞瑱。

    B.俞瑱逃往懷來,投靠宋忠;朱棣打算乘勝追擊,于是分析了敵人的實際情況,確定了制勝之策。

    C.為了穩定軍心,鼓舞士氣,宋忠用欺騙手段來蒙蔽下屬,但被敵方間諜獲知,最終未達到目的。

    D.宋忠失敗的原因在于輕率浮躁,加上計策失當,不少部下臨陣嘩變,以致不堪一擊,兵敗如山倒。

    9.斷句和翻譯。(10分)

    (1)用“/”給下面的文段斷句。(4分)

    諸將已得宋忠頗有喜色上曰宋忠本庸才以利口取得諂諛奸惡貨賂得官才掌兵柄便爾驕縱此輩熒惑小人視之如狐鼠耳區區勝之何足喜也諸將咸頓首稱善

    (2)翻譯下面的句子。(6分)

    ①今天以授予,不可失也

    ②上麾師渡河,鼓噪直沖其陣。

    5、B委 放置,丟棄

    A語,說C識,明白,知曉,動詞D恙,病,擔憂。

    6、B 利為彼有,為,二解。其一,介詞,表被動。其二,判斷動詞,不譯。宜為報仇為+動詞,判介詞,省小賓。譯:給,替 A代詞且皆為居庸關 C表被動,為…所結構 D方位地點

    7、D 排除法。1句,地勢之要,2句,喻證地勢之要,皆與形勢分析無關。

    8、C 敵方間諜,錯。原文中,“獲賊間諜”,其人為宋忠部下。

    9、(1)諸將已得宋忠/頗有喜色/上曰/宋忠本庸才/以利口取得/諂諛奸惡/貨賂得官/才掌兵柄/便爾驕縱/此輩熒惑小人/視之如狐鼠耳/區區勝之/何足喜也/諸將咸頓首稱善

    (2)①今天以授予,不可失也

    翻譯:而今上天把(居庸關)授予我們,不可以(再)丟失。

    賦分:授予,古今異義1分,省略句1分,大意1分。

    ②上麾師渡河,鼓噪直沖其陣。

    皇上指揮軍隊度過黃河,吶喊(著)直接沖擊宋忠的軍陣。

    賦分:麾,1分,河,1分,大意1分。

    五、2010年山東卷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題。

    申甫傳 汪琬

    申甫,云南人,任俠有口辨。為童子時,嘗系鼠媐1于途,有道人過之,教甫為戲。遂命拾道旁瓦石,四布于地,投鼠其中,鼠數奔突不能出。已而誘貍至,貍欲取鼠,亦訖不能入,貍鼠相拒者良久。道人乃耳語甫曰:“此所謂八陣圖也,童子亦欲學之乎?”甫時尚幼,不解其語,即應曰:“不愿也”。道人遂去。

    明天啟初,甫方為浮屠,往河南山東間,無所得。入嵩山,復遇故童子時所見道人,乞其術,師事之。道人瀕行,授以一卷書,遽別去,不知所之。啟視其書,皆古兵法,且言車站甚具。甫遂留山中,習之逾年,不復為浮屠學矣。

    已而瘞2其書嵩山下,出游潁州,客州人劉翁廷傳所。劉翁,故潁州大俠也,門下食客數百人,皆好言兵,然無一人及甫者。劉翁資遣甫之京師。甫數以其術干諸公卿,常不見聽信。愍帝即位,北兵自大安口入,遽薄京師,九門皆晝閉。于是庶吉士劉公之綸、金公聲知事急,逐言甫于朝。愍帝召致便殿,勞以溫旨,甫感泣,叩首殿墀下,呼曰:“臣不才,愿以死自效。”遂立授劉公為協理戎政兵部右侍郎,金公以御史為參軍,而甫為京營副總兵,然實無兵予甫,聽其召募。越三日,募卒稍集,率皆市中窶③人子不知操兵者,而甫所授術,又長于車,卒不能辦。方擇日部署其眾,未暇戰也。當是時,權貴人俱不習兵,與劉公、金公數相左,又忌甫以白衣超用,謀先委之當敵,日夜下兵符,促甫使戰,而會武經略桂敗歿與安定門外。滿桂者,故大同總兵官,宿將知名者也,以赴援至京師,愍帝方倚重之。既敗,京師震恐。甫不得已,痛哭,夜引其眾縋城出,未至盧溝橋,眾竄亡略盡。甫親搏戰,中飛矢數十,遂見殺。于是權貴人爭咎甫,而譏劉公、金公不知人。及北兵引歸,竟無理甫死者。距甫死數日,劉公復八路出師。趨遵化,獨率麾下娘娘山,遇伏發,督將士殊死戰,諸路援兵不至,亦死之。

    (選自《堯峰文鈔》卷三十四,有刪改)

    [注] ① 媐(xī):嬉戲。 ② 瘞(yì):埋葬 ③ 窶(jǜ):貧窮。

    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道人瀕行 瀕:臨近

    B.客州人劉翁廷傳所 客:寄居

    C.遽薄京師 ?。罕平?/p>

    D.又長于用車,卒不能辦 卒:步兵

    1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童子亦欲學之乎 不如須臾之所學也

    B.遂言甫于朝 當其欣于所遇

    C.金公以御史為參軍 以勇氣聞于諸侯

    D.聽其召募 其皆出于此乎

    11.以下六句分別編為四組,全部屬于甫失敗原因的一組是

    ①甫為京營副總兵,然實無兵予甫

    ②率皆市中窶人子不知操兵者

    ③甫所授術,又長于用車,卒不能辦

    ④權貴人俱不習兵

    ⑤日夜下兵符,促甫使戰

    ⑥諸路援兵不至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⑥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申甫小時候曾路遇一位道人,道人過貍鼠的游戲向申甫展示了八陣圖的神奇,兵打算傳授給他,但由于年幼無知申甫不愿意學習。

    B.申甫學佛不成改學道人所傳兵書,潁州大俠劉廷傳的叔伯門客雖然喜歡談論兵法,卻都趕不上申甫,申甫因此得到了劉廷傳的賞識。

    C.申甫到京師后屢遭挫折,后得到劉之綸、金聲等人的舉薦,被皇帝召見后授予京營副總兵的官職,申甫非常感動,表示誓死為國效力。

    D.在滿桂兵敗、朝廷遭遇危難之時,申甫親自帶兵上陣殺敵,身重數十箭。為國捐軀,最后卻沒有達到朝廷公正的待遇,令人嘆碗。

    13.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加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入嵩山,復遇故童子時所見道人。乞其術,師事之。(4分)

    (2)甫數以其術干諸公卿。常不見聽信。(3分)

    (3)于是權貴人爭咎甫,而譏劉公、金公不知人。(3分)

    9、【參考答案】D

    【試題分析】卒,通“猝”,倉猝。

    【高考考點】本題考查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

    【易錯提醒】考查重點實詞“卒”的通假情況,一定在原文中理解。

    【備考提示】要分析形旁,推求字義。從字音相同推測通假字。通過語法特征推斷出詞性。用互文見義對照解釋前后詞。用成語比較推導詞義。聯系上下文,前后照應,保持一致。要把對實詞的解釋帶入到原句原文中,看看是否合乎原文的語言環境。

    10、【參考答案】B

    【試題分析】A代詞,代指“八陣圖”;助詞,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B都是介詞,表對象,譯為“向,對”; C介詞,憑……的身份;介詞,因為。D代詞,他,代指申甫;語氣副詞,大概。

    【高考考點】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

    【易錯提醒】C項意義在翻譯上有略微不同,但屬于同一義項。

    【備考提示】要把文言虛詞翻譯成現代漢語進行比較,看是否能翻譯成同一個詞。聯系文句的整體意義和上下文的意義,注意辨明上下文的關系。借助語句的結構,看兩句中該虛詞詞性和所作的成分是否相同。備考需要夯實課本中的基本篇目中重點實虛詞的含義。

    11、【參考答案】B

    【試題分析】②④是說權貴人。⑥是申甫死后。

    【高考考點】篩選文中的信息。

    【易錯提醒】④是側面表現,如果不看清題干,容易誤選。

    【備考提示】要看清題目要求,一字一詞地琢磨。選出一兩句不相符的,排除部分選項。要注意從離中心最遠的開始排除。必須注意每一個句子和題干規定的中心要形成因果或解證關系。照應上下文,一般作者評論性的話不能作為選項,別人贊譽的話可考慮。 要注意題干的要求,注意主人公、關鍵詞、“正面”、“側面”等詞語。

    12、【參考答案】C

    【試題分析】應該是被皇帝召見后,申甫非常感動,表示誓死為國效力,皇帝立刻授予申甫京營副總兵的官職。

    【高考考點】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

    【易錯提醒】認真將題肢與原文對照,注意時間的前后順序。

    【備考提示】要找出文段中與選項解釋相對應的語句,一一對應。中心、主旨重點分析議論的語句??傮w把握文意。敘述或分析的錯誤只在某一小點,主要是順序的顛倒、無中生有等。注意人物的事跡是否張冠李戴,事件的時間是否準確,人物性格陳述是否恰當。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和選項相關的句子,仔細地進行對照,找出其中的差異。 有個別選項是對原文中的某一句中的一個詞翻譯得不對。

    13、【參考答案】(1)申甫進入(隱居)嵩山,又遇到了過去小孩子時見到的道人,(向他)請求(學習)那本領,用對待師長的禮節侍奉他。(2)申甫屢次憑借他的本領干謁各位公卿,一直不被聽從信任。(3)在這時掌權的權貴爭著責怪申甫,并且批評劉公、金公不能識別人(的優劣)。

    【試題分析】(1)注意 “復”,“故”,“乞”名詞用作動詞,“師”名詞作狀語。注意全句的文意。(2)注意“數”“以”,“見”表被動。(3)注意“于是”古今異義,“咎”“譏”。

    【高考考點】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

    【易錯提醒】“故”原來的,過去的。“見”表被動。“于是”在這時。

    【備考提示】文言文翻譯要粗知全文大意,把握文意的傾向性。詳知譯句上下文的含義。審視句子特點,逐字對應翻譯,做好換、留、刪、補、調。抓住句子中關鍵字詞翻譯,要與上下文對應,這些字詞是得分點。由現代詞、成語推導詞語在文中的含義。注意詞類活用、倒裝、通假、偏義復詞。復雜句子要作句子成分分析,抓住主干,注意句間關系。意譯詞語根據上下文推導,不拘泥于原文結構,由實到虛。組合成句子,前后通順。

    參考譯文

    申甫,云南人,好為行俠仗義之事,口才很好。他還是小孩子的時候,曾在路上用繩子系著一只老鼠玩耍。有一個道人路過此地,就教申甫戲耍老鼠。他叫申甫從路邊撿來幾塊石頭,四散擺放在地上,把老鼠放到四散的石塊之中,老鼠多次奔逃,都逃不出去。不久,一只貍貓被吸引過來,貍貓想抓老鼠,也始終無法進入石陣,貍貓和老鼠相持了很長一段時間。道人于是在申甫的耳旁悄悄地說:“這就是人們所說的八陣圖,小孩子你想學嗎?”申甫此時還小,不懂道人的話,當即回答說:“不想學。”道人就走了。

    明代天啟初年,當時申甫已經做了和尚,在河南、山東一帶來往,在佛法上沒有什么造詣。他來到嵩山,又遇見自己小時候見到的道人,就要求學習道人的法術,拜道人為師。道人臨走時,丟給他一卷書,就告別而去,不知到哪里去了。申甫打開這卷書,看到書里講的都是古代的兵法,而且對車戰的介紹非常具體。申甫就留在嵩山,學習了一年多,不再鉆研佛學了。

    不久,申甫把兵書埋在嵩山下,前往潁州,在潁州人劉廷傳處,做了他的門客。劉廷傳,原先是潁州的大俠,門下有幾百名食客,都喜歡談論兵法,然而沒有一人能比得上申甫。劉廷傳資助申甫,讓他前往京城。申甫多次拜見朝廷公卿,向他們介紹自己學到的兵法,然而始終沒有人相信他的話。明愍帝即位,元兵從大安口入侵,很快逼近了京城,京城的九道城門白天都關閉了。在這種情況下,庶吉士劉之綸、金聲知道形勢緊迫,就向朝廷推薦申甫。明愍帝在便殿召見申甫,用溫和懇切的言語慰勞他,申甫感激涕零,在便殿的臺階下磕頭,大聲呼喊:“我沒有什么才能,愿意以死效忠陛下。”愍帝就當即授劉之綸為協理戎政兵部右侍郎,金聲以御史的身份任參軍,而申甫任京營副總兵,然而實際上沒有給申甫一兵一卒,只是讓他自己去招募士兵。過了三天,只招募到少量的兵員,都是城里的窮人,不知道怎么使用兵器,而申甫學到的兵法,是擅長車戰,士兵不能操練。申甫正要選個日子部署軍隊,還沒來得及備戰。正當這個時候,朝廷里的權貴們都不熟悉兵法,與劉、金二人的很多意見不一致,又妒忌申甫本來是個百姓,卻得到越級任用,就出主意讓他先出頭去抵擋敵人,他們不分白天黑夜地送來兵符,催促申甫出城迎戰,而正逢武經略滿桂在安定門外戰敗身亡。滿桂,原先是大同總兵官,是知名的老將,因為支援朝廷趕往京城,明愍帝正倚重于他。滿桂兵敗以后,京城朝野震驚,恐慌的情緒彌滿全城。在這種情況下,申甫不得已,痛哭,趁著夜里帶著手下的士兵用繩子吊下城墻,出了城,還沒到盧溝橋,士兵就逃得所剩無幾了。申甫親自肉搏迎戰,中了數十支箭,就這樣被殺了。于是權貴們爭相把責任推給申甫,而且嘲諷劉、金二人薦人不當。等到元兵撤退后,竟然沒人理會申甫戰死這件事。距離申甫死后幾天,劉之綸又分八路出兵,趕往遵化,獨自率領部下在娘娘山安營扎寨,遇見伏兵襲擊,劉之綸監督將士拼死迎戰,打了一天一夜,各路援兵沒有趕到,劉之綸也戰死了。(南安市詩山中學 洪培欣)

    六、2010年江蘇卷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題

    南陽縣君謝氏墓志銘 歐陽修

    慶歷四年秋,予友宛陵梅圣俞來自吳興,出其哭內之詩而悲曰:“吾妻謝氏亡矣。”丐我以銘而葬焉。予未暇作。

    居一歲中,書七八至,未嘗不以謝氏銘為言,且曰:“吾妻故太子賓客諱濤之女、希深之妹也。希深父子為時聞人,而世顯榮。謝氏生于盛族,年二十以歸吾,凡十七年而卒。卒之夕,斂以嫁時之衣,甚矣吾貧可知也。然謝氏怡然處之。治其家,有常法,其飲食器皿,雖不及豐侈,而必精以旨;其衣無故新,而浣濯縫紉必潔以完;所至官舍雖卑陋,而庭宇灑掃必肅以嚴;其平居語言容止,必怡以和。吾窮于世久矣,其出而幸與賢士大夫游而樂,入則見吾妻之怡怡而忘其憂。使吾不以富貴貧賤累其心者,抑吾妻之助也。吾嘗與士大夫語,謝氏多從戶屏竊聽之,間則盡能商榷其人才能賢否,及時事之得失,皆有條理。吾官吳興,或自外醉而歸,必問曰:‘今日孰與飲而樂乎?’聞其賢者也則悅;否,則嘆曰:‘君所交皆一時賢雋,今與是人飲而歡耶?’是歲南方旱,仰見飛蝗而嘆曰:‘今西兵未解,天下重困,盜賊暴起于江淮,而天旱且蝗如此。我為婦人,死而得君葬我,幸矣!’其所以能安居貧而不困者,其性識明而知道理多類此。嗚呼!其生也迫吾之貧,而歿也又無以厚焉,謂惟文字可以著其不朽。且其平生尤知文章為可貴;歿而得此,庶幾以慰其魂,且塞予悲。此吾所以請銘于子之勤也。”若此,予忍不銘?(選自《歐陽修全集》,有刪節)

    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年二十以歸吾 歸:出嫁

    B.其平居語言容止 容止:形貌

    C.謂唯文字可以著其不朽 著:彰顯

    D.庶幾以慰其魂 庶幾:希望

    6.下列句子中,全部表現梅圣俞夫婦情深的一組是(3分)

    ①出其哭內之詩而悲 ②其衣無故新,而浣濯縫紉必潔以完

    ③入則見吾妻之怡怡而忘其憂 ④聞其賢者也則悅

    ⑤我為婦人,死而得君葬我,幸矣 ⑥且其平生尤知文章為可貴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④⑤⑥

    7.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

    A.梅圣俞在妻子去世以后,請求好友歐陽修為她寫墓志銘,后來在給歐陽修的多封信中,又一再提及此事。

    B.謝氏出身名門望族,但安貧樂道,治家有方,并且十分關心丈夫與士大夫的交往,是名副其實的賢內助。

    C.西兵進攻江淮地區,隨后又相繼發生旱災、蝗災,謝氏仰天長嘆,憂心忡忡,可見她關注百姓疾苦。

    D.謝氏秉性明慧,懂得事理,時不時和梅圣俞探討來訪者才能高下,以及世事得失,都能講得頭頭是道。

    8.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斂以嫁時之衣,甚矣吾貧可知也。

    (2)使吾不以富貴貧賤累其心者,抑吾妻之助也。

    (3)君所交皆一時賢雋,今與是人飲而歡耶?

    5、B 【解析】B.容止:儀容舉止(根據《漢語大詞典》解釋)。“止”即有“居住、止息”意,所以此詞不單指“形貌”。

    6、B 【解析】②表現其妻之賢惠,④表現其妻子之賢、明事理,⑥表現其妻把文章看的很重。

    7、C 【解析】“西兵未解”、“盜賊暴起于江淮”指西部邊境戰爭威脅未能解除、江淮地區盜賊作亂,并非指“西兵進攻江淮地區”。

    8、(1)用出嫁時的衣服(給她)穿上人棺,我的噴窮超乎尋常,就可以知道了。

    (2)讓我不因為財富多少、地位高低而焦慮,這是妻子對我的幫助吧。

    (3)您所交往的都是當今品德高尚、才能杰出的人,現在竟與這種人喝酒取樂了?

    【解析】(1)要點:殮、介賓結構后置、主謂倒裝句式、甚

    (2)要點:使、累其心、抑(副詞。表示語氣。相當于或許、或者。)、判斷句。

    (3)要點:所交、一時、邪(句末語氣詞,表疑問或反問)

    參考譯文:

    慶歷四年的秋天,我的朋友宛陵梅圣俞先生從吳興來看我,拿出他悼念亡妻的詩作,并悲傷地說:“我的妻子謝氏死了。”請我寫一篇墓志銘來安葬她。我當時沒有空閑寫作。

    過了一年,他寫了七八封書信來,書信中沒有不提到給謝氏寫墓志銘的。并且說:“我妻子是已故太子賓客謝濤的女兒、希深的妹妹。希深父子當時都是舉世聞名的人,世家榮耀。謝氏生于一個富盛的家族,她二十歲嫁給了我,總共過了十七年就去世了。死的時候,用出嫁時的衣服(給她)穿上入棺,我的貧窮超乎尋常,就可以知道了??墒侵x氏卻安適自在(不嫌棄)。治理家庭,有她自己的辦法,家里的飲食器皿,雖然不是很多,但(飯菜)一定做得精細又有味;我們的衣服不論舊的新的,都一定清洗得干干凈凈,并縫補得整整齊齊;所居住的房舍雖然簡陋卑微,但一定把庭院灑水清掃得干凈整潔;她的一言一行和日常起居,都很和悅從容。我一世貧窮由來已久,外出時有幸能與賢士大夫共游而感到快樂,回家則能見到我妻子的淡靜怡然從而忘掉煩憂。讓我不因為財富多少、地位高低而焦慮,這是妻子對我的幫助吧。我經常與士大夫交談,謝氏多從屏風后悄悄聽我們談話,過后,她對某人的才能、品德好壞以及時事的得失都能作出評價,都評說得有條有理。我在吳興做官,有時從外面喝醉了回來,她一定會問:‘今日和誰飲酒這么快樂呢?’聽說是與賢能的人飲酒,就高興;如果不是,就感嘆道:‘您所交往的都是當今品德高尚、才能杰出的人,現在竟與這種人喝酒取樂了?’這一年,南方大旱,她仰頭看見飛蝗而感嘆說:‘如今西夏的戰爭威脅還沒有解除,天下蒼生賦稅很重、生活困難,盜賊又在江淮地區強勢出來作亂,而且天又大旱、飛蝗災害又來。我作為婦人,死了還得能有夫君埋葬我,已經算是幸運的了!’她之所以能安然面對貧困的生活而不感到困苦,是因為她見識高明而且懂得道理多才能如此。(此處翻譯值得商榷,應該是兩個方面,一是安居貧而不困,一是性識明而知道理,對上文的總結??煞g為:她能安然面對貧困的生活而不感到困苦的情形,她見識高明而且懂得道理,大多像這樣。“之所以”可不必譯出。)哎!她一生受我貧困所累,而去世后也沒有得到厚葬,只有文字可以彰顯她的不朽。而且她的平生尤其懂得文章是最珍貴的;死后能得到這樣的墓志銘,希望能以此安慰她的靈魂,而且彌補我的悲痛。這是我經常向您請求為她寫墓志銘的原因啊。”像這種情況,我能忍心不寫嗎?(南安市詩山中學 洪培欣)

    七、2010年湖北卷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題。

    原 弊 [宋] 歐陽修

    農者,天下之本也,而王政所由起也。古之為國者未嘗敢忽,而今之為吏者不然,薄書聽斷而已矣,聞有道農之事,則相與笑之曰:鄙。夫知賦斂移用之為急,不知務農為先者,是未原為政之本末也。知務農而不知節用以愛農,是未盡務農之方也。

    古之為政者,上下相移用以濟。下之用力者甚勤,上之用物者有節,民無遺力,國不過費,上愛其下,下給其上,使不相困。一夫之力,督之必盡其所任;一日之用,節之必量其所入。一歲之耕,供公與民食,皆出其間而常有余。故三年而余一年之備。今乃不然,耕者,不復督其力;用者,不復計其出入。一歲之耕供公僅足,而民食不過數月。甚者,場功甫畢,簸糠麩而食秕稗,或采橡實、畜菜根以延冬春。不幸一水旱,則相枕為餓殍。此甚可嘆也!

    國家罷兵, 三十三歲矣,兵嘗經用者老死今盡,而后來者未嘗聞金鼓、識戰陣也。生于無事而飽于衣食也,其勢不得不驕惰。今衛兵入宿,不自持被而使人持之;禁兵給糧,不自荷而雇人荷之。其驕如此,況肯冒辛苦以戰斗乎?就使兵耐辛苦而能斗戰,雖耗農民,為之可也。奈何有為兵之虛名,而其實驕惰無用之人也。

    古之凡民長大壯健者皆在南畝,農隙則教之以戰,今乃大異,一遇兇歲,則州郡吏以尺度量民之長大而試其壯健者,招之去為禁兵;其次不及尺度而稍怯弱者,籍之以為廂兵。吏招人多者有賞,而民方窮時爭投之。故一經兇荒,則所留在南畝者,惟老弱也。而吏方曰:不收為兵,則恐為盜。噫!茍知一時之不為盜,而不知終身驕惰而竊食也。古之長大壯健者任耕,而老弱者游惰;今之長大壯健者游惰,而老弱者留耕也。何相反之甚邪!然民盡力乎南畝者,或不免乎狗彘之食,而一去為僧、兵,則終身安佚而享豐腴,則南畝之民不得不日減也。故曰有誘民之弊者,謂此也。(選自《歐陽文忠公集》,有刪改)

    10.對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則相與笑之曰:鄙 鄙:卑鄙

    B.場功甫畢 甫:剛剛

    C.或采橡實、畜菜根以延冬春 畜:通“蓄”

    D.籍之以為廂兵 籍:登記

    【參考答案】A

    【試題分析】鄙,見識淺薄。

    【高考考點】本題考查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

    【易錯提醒】考查重點實詞“鄙”,一定在原文中理解。

    【備考提示】要分析形旁,推求字義。從字音相同推測通假字。通過語法特征推斷出詞性。用互文見義對照解釋前后詞。用成語比較推導詞義。聯系上下文,前后照應,保持一致。一定要把對實詞的解釋帶入到原句原文中,看看是否合乎原文的語言環境。

    11.下列各組語句中,全都表明不重視農業所造成的惡果的一組是

    ①一歲之耕供公僅足,而民食不過數月

    ②不幸一水旱,則相枕為餓殍

    ③生于無事而飽于衣食也,其勢不得不驕惰

    ④一遇兇歲,則州郡吏以尺度量民之長大而試其壯健者

    ⑤則南畝之民不得不日減也

    ⑥故曰有誘民之弊者,謂此也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④⑥ D.③④⑤

    【參考答案】A

    【試題分析】③是說后來的士兵;④是說饑荒時選廂兵的標準,⑥是作者的結論。

    【高考考點】篩選文中的信息。

    【易錯提醒】④是說饑荒時選廂兵的標準。

    【備考提示】要看清題目要求,一字一詞地琢磨。選出一兩句不相符的,排除部分選項。要注意從離中心最遠的開始排除。必須注意每一個句子和題干規定的中心要形成因果或解證關系。照應上下文,一般作者評論性的話不能作為選項,別人贊譽的話可考慮。 要注意題干的要求,注意主人公、關鍵詞、“正面”、“側面”等詞語。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作者認為農業是天下之本,當政者只知使用民力而不知愛惜民力是不可取的。

    B.作者通過古今施政的對比,揭示了宋朝農民在利益被嚴重侵害下的悲慘遭遇。

    C.作者認為,休戰以來的士卒已經老邁,因此背軍糧的任務只好雇請他人來做。

    D.作者指出,高大健壯的不種田,年老體弱的卻在田地勞作,有時吃的是豬狗食。

    【參考答案】C

    【試題分析】文中說:“國家罷兵, 三十三歲矣,兵嘗經用者老死今盡,而后來者……其勢不得不驕惰……禁兵給糧,不自荷而雇人荷之。”作者認為,休戰以來的士卒已經老邁逝世已經都沒有了,后來的人未曾經歷戰爭,士兵驕惰,禁軍背軍糧的任務自己不做,雇請他人來做。

    【高考考點】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

    【易錯提醒】認真將題肢與原文對照,注意時間的前后順序。

    【備考提示】要找出文段中與選項解釋相對應的語句,一一對應。中心、主旨重點分析議論的語句??傮w把握文意。敘述或分析的錯誤只在某一小點,主要是順序的顛倒、無中生有等。注意人物的事跡是否張冠李戴,事件的時間是否準確,人物性格陳述是否恰當。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和選項相關的句子,仔細地進行對照,找出其中的差異。 有個別選項是對原文中的某一句中的一個詞翻譯得不對。

    13.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線的語句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而今之為吏者不然,簿書聽斷而已矣。(3分)

    (2)耕者,不復督其力;用者,不復計其出入。(3分)

    (3)茍知一時之不為盜,而不知終身驕惰而竊食也。(3分)

    【參考答案】(1)但是如今當官的不是這樣,只是處理公文、辦理政務罷了。

    (2)耕種的人不再督責盡力耕種,消費者不再更具收入確定支出。

    (3)只知道他們一時不去做盜賊,卻不知道他們一生都在驕橫懶惰竊取衣食。

    【試題分析】(1)為吏、然、簿書聽斷;(2)督、用者、計其出入;(3)茍知、而、竊食

    【高考考點】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

    【易錯提醒】簿書聽斷,詞類活用。

    【備考提示】文言文翻譯要粗知全文大意,把握文意的傾向性。詳知譯句上下文的含義。審視句子特點,逐字對應翻譯,做好換、留、刪、補、調。抓住句子中關鍵字詞翻譯,要與上下文對應,這些字詞是得分點。由現代詞、成語推導詞語在文中的含義。注意詞類活用、倒裝、通假、偏義復詞。復雜句子要作句子成分分析,抓住主干,注意句間關系。意譯詞語根據上下文推導,不拘泥于原文結構,由實到虛。組合成句子,前后通順。

    參考譯文

    農業是天下的根本,也是國家制訂統治措施的起源。古代治理國家的人不曾敢輕視疏忽,但是如今當官的不是這樣,只是處理公文、辦理政務罷了。聽見有人說起農業之事,就相互笑他說:(這是)低賤的事情。他們知道通過賦稅將農業物資移用到自己身上是緊急的事情,不懂得致力于農業是首先要考慮的,這是沒有弄清統治措施的根本啊。懂得致力于農業而不懂得節約用度來愛護農民,這是沒有盡到致力于農業的辦法啊。

    古代治理國家的人,統治者和百姓相互移用來互相補充。處于下位的百姓盡力很勤勉,處于上位的統治者使用物資有節制,百姓不保留自己的氣力,國家不過分浪費,統治者愛護他們的百姓,百姓提供物資給統治者,使得上下都不相困擾。一位男子的力氣(官府)督促他一定要盡力完成自己的職責,一天的用度(官府)約束他一定要衡量自己的收入,一年種出的莊稼供給官府和百姓,食物都從這里面出來,因而常常有富余的,所以三年便能余下一年的儲備?,F在卻不是這樣,耕種的人不再督責盡力耕種,消費者不再更具收入確定支出。農民一年耕種打下的糧食供給官府才剛剛夠,而農民自己的食物卻不超過幾個月。嚴重的,收獲的事情剛剛結束,農民只能將簸出來的糠麩或秕稗作為食物,或者采摘橡樹的種子、存儲菜根來勉強度過冬春的饑荒時節。如果遭受不幸遇到水災旱災,就會紛紛倒下成為餓殍。這樣的情況很是可悲可嘆??!

    國家停止用兵已經33年了,士兵中那些身經百戰的人有的老的老死的死現在幾乎都沒有了,而后來當兵的人不曾聽見過戰鼓。懂得戰陣。生活在沒有戰事的時代而衣食不缺,那情勢不能不驕傲懶惰?,F在士兵進入兵營,不自己抱著自己東西而讓別人抱著;禁兵領取糧食,不自己挑著而雇人挑著。他們的驕縱懶惰就是這樣,又怎么愿意冒著辛苦而參加戰斗呢?如果能讓士兵能承受辛苦而能夠戰斗,即使損耗農民的利益,這樣做也是可以的。但奈何他們只有當兵的虛名,而實際上是一群驕縱懶惰的無用之人啊。

    古代大凡身材高大身體健壯的人都在田間勞作,農閑的時候就將作戰的技能教給他們,現在卻完全不同,一旦遇到災年,那么各州郡的冠巖就用尺子度量百姓中身材高大身體健壯的人,招他們去做禁兵,稍差一點低于尺度且稍微有些瘦弱的,登記在冊作為廂兵。官員招人多的有賞賜,而百姓正處于窮困之時爭相投軍。所以,一遇上兇年荒災,那么留在田地的,只有老弱之人了。而官方這時也說:如果不將他們收留當兵,那么恐怕就會做強盜。唉!只是知道他們某段時間不做強盜,卻不知道他們一生驕縱蘭度而竊取食物啊。古代那些身材高大身體健壯的人承擔種田的工作,而年老體弱的游玩;現在身材高大身體健壯的人游玩,而老弱之人卻留守在田地間。為什么相反到了這么嚴重的程度呢?然而百姓在田間盡力耕作的,有時不免于吃豬狗之食,而一旦離開田地做僧人或士兵,就終身安樂舒適而享有豐美的食物,那么種田的農民不能不一天天減少啊。所以說有引誘農民離開田地的弊端,說得就是這種情況。(南安市詩山中學 洪培欣)

    八、2010年天津卷

    閱讀下面古文,完成8~11題。

    南人祖傳,秦漢前有洞主吳氏,土人呼為吳洞,取兩妻,一妻卒,有女名葉限,少惠,善淘金、父愛之,末歲父卒,為后母所苦,常令樵險汲深。

    時嘗得一鱗,二寸余,赪①髻金目,遂潛養于盆水,日日長,易數器,大不能受,乃投于后池中,女所得余食,輒沉以食之。女至池,魚必露首枕岸,他人至,不復出,其母知之,每伺之,魚未常見也。因詐女曰:“爾無勞乎,唔為爾新其糯。”乃易其弊衣。后令汲于他泉,千里數百也。母徐衣其女衣,抽利刃行向池乎漁,魚即出首,因斫殺之。魚已長丈余,膳其肉,味倍常魚,藏其骨于郁棲2之下。

    逾日,女至向池,不復見魚矣,乃哭于野,忽有人被發粗衣。自天而降,慰女曰:“爾無哭,爾母殺爾魚矣!骨在糞下,爾歸,可取魚骨藏于室,所須第祈之,當隨爾也。”女用其言,金璣衣食隨欲而具。

    及洞節,母往,令女守庭果,女伺母行遠,亦往,衣翠紡上衣,躡金履,母所生女認之,謂母曰:“此其似姊也。”母亦疑之,女覺遽反,遂遺一只履,為洞人所得。母歸,但見女抱庭樹眠,亦不之慮。

    其洞鄰海島,島中有國名陀汗,兵強,王數十島,水界千里。洞人遂貨其履于陀汗國,國主得之,命其左右履之,足小者履減一寸,乃令一國婦人履之,竟無一稱者。其輕如毛,履石無聲。陀汗王意其洞人以非道得之,遂禁錮而栲掠之,竟不知所從來。乃以是履棄之于道旁,既遍歷人家捕之,若有女履者,捕之以告。得葉限,令履之而信。葉限因衣翠紡衣,躡履而進,色若天人也。始具事于王,載魚骨與葉限俱還國。其母及女即為飛石擊死。洞人哀之,埋于石坑,命曰“懊女冢”。

    陀汗王至國,以葉限為上婦。 一年,王貪求,祈于魚骨,寶石無限,逾年,不復應。王乃葬魚骨于海岸。用珠百斛藏之,以金為際。至征卒叛時,將發以贍軍。一夕,為海潮所淪。—選自唐段成式《酉陽雜俎》續集卷一《支諾皋上》。略有刪節

    8.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是

    A. 乃易其敝衣 敝:破舊

    B.女角遽反 遽:急忙

    C.始具事于王,載魚骨與葉限俱還國 具事: 陳述事實

    D.至社卒叛時,將發以嶦軍 發:發放

    9.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因詐女曰:“爾無勞乎,吾為爾新其儒” 因泣下霑矜,與武訣去

    B.忽有人被發粗衣 ,自天而降 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

    C.乃以是履棄之于道旁 斧斤以時入山林

    D. 一夕,為海潮所淪 朝歌夜弦,為秦宮人

    10.下列各組句子中,能分別表現“葉限所得魚乃神奇之物”和“后母虐待葉限”的最恰當的一組是

    A. 女至池,魚畢露首枕岸,他人至,不復出

    母所生女認之,謂母曰:“此甚似姊也。”母亦疑之

    B.曾其肉,味倍常魚

    常令樵險汲深

    C.其輕如毛,履石無聲

    及洞節,母往,女守庭果

    D.女用其言,金及衣食隨欲而具

    后令汲于他泉,計里數百也

    11. 下列對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 葉限的好運表面看來是魚給的,實際上是她的善良帶來的

    B. 葉限暗中去參加洞節,是對后母的無聲的反抗,也側面反映出洞節的吸引力。

    C. 葉限的后母,妹妹被飛石擊死,洞人為她們建懊女冢,以示追悔。

    D. 這個故事借助神力的不可抗拒,警示人們要遠離邪惡,不要貪得無厭。

    12.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

    (1)母徐衣其女衣,袖利刃有向池呼魚。

    (2)母歸,但見女抱挺樹眠,亦不之慮。

    (3)陀汗于意其洞人以非道得之,遂禁錮拷掠之,競不知所從來。

    8 D 9 A 10 D 11 C

    12.(8分)

    (1)后母慢慢穿上它女兒的衣服,袖子里藏著鋒利的刀子走到池塘邊呼喚魚。

    (2)后母回來,只見女兒抱著院子里的樹睡覺,也就不再懷疑她了。

    (3)陀汗王猜測那個洞人是通過不正當的途徑得到鞋的,于是拘禁并拷打他,最終也不知鞋是從哪里來的。

    參考譯文

    南方人傳說,在秦漢之前,有個姓吳的洞主,當地人就叫他吳洞。他娶了兩個老婆,其中大老婆死了,留下一個女兒叫做葉限,從小溫柔賢惠,能用金線做出華美的衣服,吳洞非常寵愛她。幾年后,吳洞也死了,葉限被后母撫養,后母對她不好,不是讓她到高山上砍柴,就是去深潭邊汲水。

    葉限有次打水的時候得到一尾魚,兩寸來長,紅色的脊鰭,金色的眼睛,就小心地把魚喂養在自己的臉盆里。魚長得很快,幾乎每天都能看出變化來,很快盆里就容不下了,葉限就把它放到院子后面的池塘里。每天都把節省出的一些飯食投進去。這只魚在葉限過去的時候,就會游到岸邊,露出頭來,其他人過去就沉在水底。她后母察覺了這件事,每次到池塘邊偷看,總是見不到魚,就騙葉限說:“你最近累了吧,我為你做了件新衣裳。”于是脫下她的舊衣服藏了起來,然后又讓她到很遠的一個泉水那里去汲水,來回有上百里路。后母等她走后,穿上葉限的舊衣,拿了把鋒利的快刀,慢慢走到池塘邊上,低聲呼喚,那魚浮了上來,就立刻被她砍死了。魚已經長到一丈多長。后母把魚烹飪了,吃的人都說從未嘗過這么好吃鮮美的魚肉,吃剩下的魚骨后母藏在了糞坑里。

    到了第二天,葉限帶著吃的到池塘邊上,可怎么也見不到魚了,于是跑到野外,悲傷地哭泣。忽然有人披散著頭發,穿著粗布衣服從天而降,告訴她:“別哭了,你的魚被你母親砍死吃掉了,骨頭扔在糞坑里,你回去把骨頭取出來藏好,需要什么只管向它祈禱,都可以如愿的。”葉限照著做,果然吃的穿的想要什么都能夠得到。

    到了洞節的時候,后母帶著她自己的女兒去,讓葉限在家里看守門戶。葉限等她們走遠了,穿上翠鳥羽毛編紡的衣服,金銀絲線做成的鞋子跟著去了。后母的女兒在節上看見了,就告訴她母親:“那個人很像姊姊。”后母看了也很懷疑。葉限察覺出來,趕忙匆匆地趕回去,丟了一只鞋子,被洞人得到了。后母從節上回去,看見葉限正靠著院子里的樹睡覺,也就不再懷疑了。

    吳姓的這個洞在海邊,島上有個叫做陀汗的國家,兵力強盛,統治著附近幾十個海島,面積達到八千海里。洞人把那只金線鞋子賣給他們,買的人認為是奇異的東西,獻給了國王。國王讓左右下人穿上去試試,都沒有穿得合適的。于是下令全國所有的婦人都穿上試一下,也沒有合適的。那鞋子輕得像羽毛,踩在石頭上也沒有聲音,陀汗國王認為鞋子是通過不正當的方法得來的,于是抓到賣鞋的那位洞人,拷打他,終究不知道鞋子的來歷。后來了解到是在洞里過節的時候撿到的,就到此洞的各戶人家搜查同樣的鞋子,如果找到能夠穿這只鞋子的婦女,馬上抓捕上報。很快就在后母家里找到了。陀汗王讓家里的人挨個穿上試,只有葉限穿得非常合適。然后葉限又穿上翠羽衣,兩只鞋子都穿上,國王見了,認為是天上的仙女。這才把所有的事都說給國王,陀汗王帶著葉限和魚骨回去了。后母和她的女兒都被飛石打死了,洞里的人可憐她們,就挖了個石坑埋起來,叫做“懊女冢”。

    國王把葉限帶回國后,封為第一夫人。有一年,國王起了貪念,求魚骨給他寶玉,得到無數珠寶。結果第二年,再求魚骨,什么也得不到了。國王就把魚骨和那些求來的珠寶一起埋到了海邊,打算以后需要的時候再起用。后來,陀汗國有叛軍作亂,國王決定動用珠寶,結果一晚上的時間,埋藏的地方就被海潮淹沒了。(南安市詩山中學 洪培欣)

    九、2010年重慶卷

    閱讀下文,完成第8~10題。

    查道字湛然,歙州休寧人。道幼沉嶷不群,罕言笑,喜親筆硯。未冠,以詞業稱。侍母渡江,奉養以孝聞。母嘗病,思鱖羹,方冬苦寒,市之不獲。道泣禱于河,鑿冰取之,得鱖尺許以饋,母疾尋愈。

    端拱初,舉進士高第??軠仕]其才,授著作佐郎。淳化中,蜀寇叛,命道通判遂州。有使兩川者,得道公正清潔之狀以聞,優詔嘉獎。遷秘書丞,俄徙知果州。時寇黨尚有伏巖彀依險為柵者,其酋何彥忠集其徒二百余,止西充之大木槽,彀弓露刃。詔書招諭之,未下,咸請發兵殄之。道曰:“彼愚人也,以懼罪,欲延命須臾爾。其黨豈無詿誤邪?”遂微服單馬數仆,不持尺刃,間關①林壑百里許,直趨賊所。初悉驚畏,持滿外向。道神色自若,踞胡床而坐,諭以詔意?;蜃R之曰:“郡守也,嘗聞其仁,是寧害我者?”即相率投兵羅拜,號呼請罪,悉給券歸農。

    天禧元年,知虢州。秋,蝗災民歉,道不候報,出官廩米賑之,又設粥糜以救饑者,給州麥四千斛為種于民,民賴以濟,所全活萬余人。二年五月,卒,訃聞,真宗軫惜之,詔其子奉禮郎循之乘傳往治喪事。

    道性淳厚,有犯不較,所至務寬恕,胥吏有過未嘗笞罰,民訟逋負②者,或出己錢償之,以是頗不治。嘗出按部,路側有佳棗,從者摘以獻,道即計直掛錢于樹而去。兒時嘗戲畫地為大第,曰:“此當分贍孤遺。”及居京師,家甚貧,多聚親族之煢獨者,祿賜所得,散施隨盡,不以屑意。與人交,情分切至,廢棄孤露者,待之愈厚,多所周給。

    初,赴舉,貧不能上,親族裒錢三萬遺之。道出滑臺,過父友呂翁家。翁喪,貧窶無以葬,其母兄將鬻女以襄事。道傾褚中錢與之,且為其女擇婿,別加資遣。又故人卒,貧甚,質女婢于人。道為贖之,嫁士族。搢紳服其履行。好學,嗜弈棋。平居多茹蔬,或止一食,默坐終日,服玩極于卑儉。享年六十四。

    [注]①間關:輾轉。 ②逋負:拖欠稅賦。

    (節選自《宋史•查道傳》)

    8.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得鱖尺許以饋 饋:進獻

    B.或出己錢償之,以是頗不治 治:追究

    C.兒時嘗戲畫地為大第 第:住宅

    D.貧甚,質女婢于人 質:人質

    9.以下各組句子中,分別表現查道對親友“孝義”與對老百姓“仁厚”的一組是

    A 道泣禱于河,鑿冰取之 B.祿賜所得,散施隨盡,不以屑意

    得道公正清潔之狀以聞 道不候報,出官癝米賑之

    C. 廢棄孤露者,待之愈厚,所得周給。 D.親族哀錢三萬遺之

    道傾褚中錢與之,且為其女擇婿 道即計直掛錢于樹而去

    10.下列對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查道小時候性格沉穩,不茍言笑,喜歡寫字作文,后來以詞業著稱。好學,喜歡弈棋。因奉養母親竭盡孝道而聞名當世。

    B.查道舉進士高第,得道寇準的賞識。知果州時候,尚有以何彥忠為首的賊黨伏巖谷依險為寇,查道以仁德感化,使他們歸順為農。知虢州時,遇蝗災,查道千方百計賑災,救活了一萬多人。

    C.查道性格淳厚,即使有人犯法也能寬恕,胥吏有過失的,他不笞罰;老百姓拖欠稅賦的,他自己出錢償還;仆從摘棗以獻,他掛錢于樹;待廢棄孤露者,尤其優厚。

    D.查道對親族朋友有情有義。居京師時,家里貧窮,也要供養親族之煢獨者;傾其所有為友人辦喪事、擇婿嫁女,自己生活卻極為節儉。

    11、(1)用斜線給下面文言文中加波浪的部分斷句。(3分)

    子厚前時少年,用于為人,不自貴重顧藉,謂功業可立就故坐廢退既退又無相知有氣力得位者推挽故卒死于窮裔材不行予時也。(取材于韓愈《柳予厚墓志銘》)

    (2)將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母嘗病,思鱖羹,方冬苦寒,市之不獲。(3分)

    ②遂微服單馬數仆,不持尺刃,間關林壑百里許,直趨賊所。(4分)

    8、【答案】:D質:典當、抵押或譯為:把……抵押給,是名詞活用動詞。

    9、【答案】:B(A對親之孝\使兩川者所為;C都是對親友仗義疏財\樂于相助;D親族對查道的資助\不偷取他人佳棗)

    10、【答案】:C(“即使有人犯法也能寬恕”有錯,應是“有人冒犯自己也不會計較”,古代“犯人”一般是“囚”字,“犯”并非是“犯人”,而是“冒犯”,有成語“有犯不較”作證,加上前邊有“道性淳厚”,說明其非常厚道。此處屬望文生義,話說回來,如果C項正確,那么查道就是沒有原則的昏官了,這與整個文段內容有矛盾,聰明的學生應該會想到這個問題,這正說明了此題有極高的區分度)

    11、(1)謂功業可立就/故坐廢退/既退/又無相知有氣力得位者推挽/故卒死于窮裔/材不行為世用/道不行于時也。

    (2)【參考譯文】:(查道)于是不穿官服獨自騎馬帶幾名仆人,連短刀也不拿,輾轉山林溝壑百來里,徑直奔向賊寇的住地。

    參考譯文

    查道,字湛然,安徽歙州休寧人。查道幼年時沉穩不合群,很少言談嬉笑,但喜歡接近紙筆墨硯。未成年時便以詩詞著稱于世。后來,陪伺母親由長江以北遷到長江以南居住,以孝聞名于天下。一次,母親生病,想吃鱖魚羹湯,當時正值數九寒冬,買不到鱖魚。查道到河邊哭泣禱告河神,戳開河中堅冰,得到一尺多長的鱖魚獻給母親。又劃開臂膀用臂血書寫佛經(以示對神靈的敬畏),不久,母親的疾病痊愈了。

    端拱初年,查道考中進士。因寇準推薦他的才干,被提拔為著作佐郎。淳化年中,四川強盜反叛朝廷,這時,朝廷任命查道擔任遂州(今四川遂寧市)通判。有出使四川的使者,得到了查道好的政績便上報朝廷,皇上下詔書優厚地嘉獎了他。后來,查道升任秘書丞,不久又調任果州(今四川南充市)知州。當時強盜們在山間巖洞據險架設柵欄(以抵御官軍),頭目何彥忠聚集200多黨徒,盤踞在西充(今四川西充縣)大木槽一帶,劍拔弩張,(勢與朝廷為敵)。朝廷打算招安他們,但詔書還未下達。大家都請示查道派兵剿滅,查道說:“他們是愚民,因為害怕承擔罪過,打算(拼死抵抗)以茍延殘喘一會兒??!那些嘍啰們難道沒有(因一時糊涂而)誤入歧途的嗎?”于是,查道喬裝打扮,單人獨騎,不帶一尺兵器,只帶幾個仆人,輾轉穿越于山林溝壑中,行走100多里,徑直來到強盜盤踞的地方。強盜們驚慌害怕,拉滿弓嚴陣以待。查道(到后)鎮定自如,盤腿坐在胡床上,明白地告訴他們朝廷招安的意圖。其中有認識查道的人說:“此人是果州知州,聽說很仁慈,這樣的人難道會害我們嗎?”強盜們隨即拋下兵器羅列跪拜在查道腳下,大聲呼喊請求赦免罪過。查道全部發給證明文書讓他們回家務農。

    天禧元年,查道被調到虢州任知州。這年秋天,虢州遭遇蝗災,百姓歉收。查道打開官府糧倉賑救災民,又設粥棚施粥救民,并拿出種麥4000斛作為百姓開春的種糧。老百姓多虧他的救助得以保全性命一萬余人。天禧二年五月,查道死。訃告傳到京師,真宗十分痛惜,下詔書讓其子奉禮郎官趙循之坐傳車前去治辦喪事。

    查道為人淳樸厚道,犯而不校。手下小吏犯有過錯,從來沒有鞭打責罰過。百姓中有被告發拖歉賦稅的,查道替他代繳,不予追究。一次外出巡查,路邊有甜棗,仆從摘來獻給查道,查道按照棗的價值將錢掛在棗樹上然后離開。查道少兒時曾在地上畫了一座大宅院,說:“這宅院應該分給孤獨無依的人。”當官后住在京城,家中仍然貧窮,因為親戚族人中的孤獨者大多居住在他的家中,所得俸祿,因散施而隨得隨完,連留下一絲一毫的心意也沒有。和人相交,情意懇切,十分周到;無家可歸、露宿街頭的人,待之更加厚道,大多給以周濟。

    當初,查道科考,因貧窮沒有盤纏進京,親戚族人集資三萬錢饋贈他。后來,查道路過滑臺,前去拜見父親的朋友呂翁,不巧呂翁已死,家中貧困無法埋葬,呂翁的哥哥將要賣掉自己的女兒來幫助埋葬。查道拿出包袱中所有的錢財給予呂翁哥哥贖女,并為他的女兒選擇女婿,另外出資作為嫁妝。有一位故人死了,因家中很是貧窮,打算將自己女兒抵押給人作丫鬟。查道替他贖回了女兒,嫁給士族人家為妻。同朝官員們都佩服他的操行。查道好學,嗜好與人下棋。平常生活喜好吃蔬菜素食,有時一天只吃一餐,默坐靜養整天。衣服用具十分低下節儉。享壽64歲。(南安市詩山中學 洪培欣)

    十、2010年陜西卷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花云,懷遠人。貌偉而黑,驍勇絕倫。至正十三年杖劍謁太祖于臨濠。奇其才,俾將兵略地,所至輒克。太祖將取滁州,率數騎前行,云從。猝遇賊數千,云翼太祖,拔劍躍馬沖陣而進。賊驚曰:“此黑將軍勇甚,不可當其鋒。”兵至,遂克滁州。太祖渡江,云先濟。既克太平,以忠勇宿衛左右。擢總管,徇鎮江、丹陽、丹徒、金壇,皆克之。過馬馱沙,劇盜數百遮道索戰。云且行且斗三日夜,皆擒殺之。太祖立行樞密院于太平,擢云院判。命趨寧國,兵陷山澤中八日,群盜相結梗道。云操矛鼓噪出入,斬首千百計,身不中一矢。還駐太平,陳友諒以舟師來寇。云與元帥朱文遜結陣迎戰,文遜戰死。賊攻三日不得入,以巨舟乘漲,緣舟尾攀堞而上。城陷,賊縛云,云奮身大呼,縛盡裂,起奪守者刀,殺五六人,罵曰:“賊非吾主敵,盍趣降!”賊怒,碎其首,縛諸檣叢射之,罵賊不少變,至死聲猶壯,年三十有九。太祖即吳王位,追封云東丘郡侯,立忠臣祠祀之。方戰急,云妻郜祭家廟,挈三歲兒,泣語家人曰:“城破,吾夫必死,吾義不獨存,然不可使花氏無后,若等善撫之。”云被執,郜赴水死。侍兒孫瘞畢,抱兒行,被掠至九江。孫夜投漁家,脫簪珥屬養之。及漢兵敗,孫復竊兒走渡江,遇僨軍【注】奪舟棄江中,浮斷木入葦洲,采蓮實哺兒,七日不死。逾年達太祖所。孫抱兒拜泣,太祖亦泣,置兒膝上,曰:“將種也。”賜兒名煒。其五世孫請于世宗,贈郜貞烈夫人,孫安人,立祠致祭。(節選自《明史•花云傳》)

    【注】僨軍:潰敗的軍隊。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杖劍謁太祖于臨濠 杖:拿著

    B.猝遇賊數千,云翼太祖 翼:保護

    C.賊非吾主敵,盍趣降 趣:歸順

    D.徇鎮江、丹陽、丹徒、金壇 徇:掠取

    5.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表明花云藝高人膽大的一組是(3分)

    ①拔劍躍馬沖陣而進 ②黑將軍勇甚,不可當其鋒

    ③斬首千百計,身不中一矢 ④賊縛云,云奮身大呼

    ⑤起奪守者刀,殺五六人 ⑥罵賊不少變,至死聲猶壯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④⑤⑥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花云與賊寇奮力抗爭,至死不屈?;ㄔ岂v守太平時,陳友諒率水師攻破城池,元帥朱文遜戰死,他被俘;花云臨危不懼,在被殺的當口,仍高聲痛罵賊寇。

    B.花云勇猛超群他的才能深受太祖賞識。至正十三年他拜見太祖,曾在遇險時挺身而出使太祖免于難;此后又多次帶兵打仗,建立顯赫戰功,得到太祖提拔。

    C.花云的妻子決心為丈夫殉節?;ㄔ破拮涌吹綉饹r緊急,知道丈夫生命危險,表示自己決不獨活,將三歲的兒子托付給家中仆人;花云被服后,妻子沒水而死。

    D.花云的兒子花煒歷盡艱辛后安全存活?;ㄔ破拮铀篮?,侍兒抱起花煒逃命,被掠至九江,侍兒將他托養在漁家,后來又帶他渡江,一年后才來到太祖身邊。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賊攻三日不得入,以巨舟乘漲,緣舟尾攀堞而上。

    (2)遇僨軍奪舟棄江中,浮斷木入葦洲,采蓮實哺兒,七日不死。

    參考譯文

    花云,是懷遠人。面貌奇偉粗黑,驍勇善戰,無人能敵。至正十三年他提著寶劍在臨濠拜見太祖。

    (太祖)賞識他的才能,他率軍打仗攻城,所到之處都是攻無不勝戰無不克。太祖打算拿下滁州,率領數名將士騎馬前行,花云也隨從前往。突然遇上了賊兵有好幾千,花云在太祖身邊護衛著他,拔劍躍馬沖破敵人的陣地而進。賊兵大驚叫道:“這個黑將軍太勇猛了,抵擋不住他的勇猛。”(后來太祖的)大軍來到,即拿下了滁州。太祖渡江,花云先濟。在拿下了太平后,花云憑借著他的忠誠和勇猛在太祖身邊隨身護衛。升任總管,到了鎮江、丹陽、丹徒、金壇,都攻取了下來。

    過馬馱沙,劇盜數百遮道索戰?;ㄔ埔贿吳靶幸贿吅陀聭疬B著進行了三天三夜,最終把賊匪全部消滅。太祖立行樞密院在太平,升任花云做了樞密院的院判。命令他去寧國,兵陷入亂山中達八日,群盜相結梗道。云拿起長矛鼓噪出入,斬首千百計,身上卻沒有中一箭?;氐教胶?,陳友諒以水軍前來進攻?;ㄔ婆c元帥朱文遜結好陣勢迎戰,文遜戰死了。賊兵攻打了三日沒有攻入,后來就憑借著大船隨著水漲起來的機會,通過船尾攀爬到城垛上攻入城內。城池陷落,賊兵把花云綁縛了,云用盡力氣大喊,綁他的繩子全被掙斷了,花云乘機奪下看守他兵士的刀,砍殺了五六個人,罵道:“你們不是我主公的對手,還不快快的投降!”賊兵大怒,打破了他的頭,又把他綁緊了被用亂箭射他,(但花云)依然大罵賊兵,到死他的罵聲還十分雄壯,年齡只有三十九。

    太祖即位吳王,追封花云為東丘郡侯,并修建了忠臣祠堂用來祭祀他。在戰斗緊急的時候,花云的妻子郜祭祀了家廟,拉著三歲的孩子,哭著對家里人說:“城被攻破,我丈夫必定會死,我也決不一個人活下去,但不能使花氏家族沒有了后人,你們一定要好好撫養他啊。”花云被殺死后,他的妻子郜投水而死。侍從孫瘞畢,抱著花云的孩子出走,被劫掠到了九江。孫瘞畢在晚上乘晚上投奔到一個漁家,脫下她的簪子珥環等囑托漁家撫養這個孩子。到漢兵敗了,孫瘞畢又把孩子個人偷偷地帶回來去渡江,遇上了潰敗的軍隊,把她們的船奪走,把她和孩子扔進江里,趴著浮在江里的斷木頭進入了葦洲,采摘蓮花的果實喂養孩子,經過了七日孩子(所幸)沒有死。過了一年到了太祖所在的地方。孫瘞畢抱著孩子兒哭泣著拜見太祖,太祖也跟著哭泣,把孩子放在他的膝上,說:“(這是)將軍的后代啊。”賜孩子名字叫煒。其五世孫請于世宗,追贈郜為貞烈夫人,孫瘞畢為安人,修立祠堂祭祀。(南安市詩山中學 洪培欣)

    十一、2010年湖南卷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題。

    諸葛孔明

    陳亮

    孔明,伊、周之徒也。而論之者多異說,以其遭時之難,而處英雄之不幸也。夫眾人皆進,而我獨退,雍容草廬,三顧后起。挺身托孤,不放不攝,而人無間言。權倡人主而上不疑,勢傾群臣而下不忌。厲精治蜀,風化肅然。宥過無大刑故無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雖勞不想以生道殺人雖死不怨殺者王者之事也??酌鹘詢灋橹?,信其為伊、周之徒也。而論者乃謂其自比管、樂,委身偏方,特霸者之臣爾。是何足與論孔子之仕魯與自比老、彭哉!甚者至以為非仲達敵,此無異于兒童之見也。彼豈非以仲達之言而信之耶?而不知其言皆譎也。仲達不能逞其譎于孔明,故常伺孔明之開闔,妄為大言以譎其下。論者特未之察耳。

    始孔明出祁山,仲迭出兵拒之,聞孔明將芟上邦之麥,卷甲疾行,晨夜往赴??酌骷Z乏已退,仲達譎言日:“吾倍道疲勞,此曉兵者之所貪也。亮不敢據渭水,此易與耳。”夫軍無見糧而轉軍與戰,縱能勝之,后何以繼?此少辯事機者之所必不為也。仲達心知其然,外為失言以譎其下耳。已而孔明出斜谷,仲達又率兵拒之。知孔明兵未逼渭,引軍而濟,背水為壘??酌饕栖娗抑?,仲達譎言曰:“亮若勇者,當出武功依山而陣。若西上五丈原,諸軍無事矣。”夫敵人之兵已在死地,而率眾直進,來與之戰,此亦少辨事機者之所不為也。仲達知其必不出此,姑誑為此言以妄表其怯,以示吾之能料,且以少安其三軍之心也。故孔明持節制之師,不用權譎,不貪小利,彼則曰:“亮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凡此者,皆伺孔明之開闔,妄為大言以譎其下,此豈其真情也!

    夫善觀人之真情者,不于敵存之時,而于敵亡之后??酌髦嬉?,仲這之言則然。及其歿也,仲達按行其營壘,斂衽而嘆曰:“天下奇才也!”彼見其規矩法度,出于其所不能為,恍然自失,不覺其言之發也??梢杂^其真情矣。論者不此之信,而信其譎,豈非復為仲達所譎哉!

    唐李靖,談兵之雄者也。吾嘗讀其問對之書,見其述孔明兵制之妙,曲折備至;曾不一齒仲達。彼曉兵者,固有以窺之矣。書生之論,曷為其不然也!孔明距今且千栽矣,未有能諒其心者。吾憤孔明之不幸,故備論之,使世以成敗論人物者共少戒也。 (選自《陳亮集》,中華書局1974年版)

    6.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甚者至以為非仲達敵 敵:敵人

    B.故常伺孔明之開闔 伺:窺探

    C.仲達出兵拒之 拒:抵御

    D.夫軍無見糧而轉軍與戰 見:現成的

    7.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勢傾群臣而不下忌 爽籟發而清風生

    B. 孔明移軍且至 不著,若屬皆且為所虜

    C. 不覺其言之發也 翳桑之餓人也

    D. 論者不此之信,而信其譎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8.下列用“/”給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宥過無大刑故無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雖勞不怨以生道殺人雖死不怨殺者王者之事也

    A.宥過無大刑/故無?。壅咧玻载朗梗穗m勞不怨/以生道殺/人雖死不怨殺者/王者之事也

    B.宥過無大/刑故無?。壅咧玻载朗谷耍m勞不怨/以生道殺人/雖死不怨殺者/王者之事也

    C.宥過無大刑/散無?。壅咧玻载朗谷耍m勞不怨/以生道殺人/雖死不怨/殺者/王者之事也

    D.宥過無大/刑故無?。壅咧玻载朗梗穗m勞不怨/以生道殺/人雖死不怨/殺者/王者之事也

    9.下列各句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開篇即明確指出,諸葛亮與古代圣賢伊尹、周公是一類人物,然后歷數諸葛亮的品德與功業,體現出作者對諸葛亮的高度評價。

    B.文章通過剖析仲達對諸葛亮上邦芟麥和兵出斜谷兩件事的言論,論證了作者關于仲達用大話欺騙部下、所說非其真實想法的觀點。

    C.作者在讀了唐代李靖的文章后,感慨李靖作為一個通曉兵法的人竟然也會發表書生式的迂腐議論,可見后人難以懂得諸葛亮的內心。

    D.這是一篇史論,文章對諸葛亮給予充分理解和深切同情,嚴正駁斥了一些人對諸葛亮的攻擊和貶損,并且明確反對以成敗論英雄。

    10.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委身偏方,特霸者之臣爾。(4分)

    譯文:寄身于偏遠的地方,只不過是稱霸的人的臣子罷了

    (2)亮不敢據渭水,此易與耳。(3分)

    譯文:諸葛亮不敢據守渭水,這容易對付啦

    (3)引軍而濟,背水為壘。(3分)

    譯文:率領軍隊渡河,背靠渭水筑下營壘

    參考譯文

    孔明是伊尹、周公之類的圣賢人物。然而有關評說孔明的言論多有不同,這是因為他身逢亂世,而又正碰上精英豪雄們身處不幸的境況之中。在大家紛紛用世進取的時候,而唯獨孔明退守一隅,結廬隱居,等到劉備多次登門造訪請教,才肯出山做事。

    孔明在白帝城接受托孤遺命后,暫主國政,他既不放棄理政權力,也不專斷獨行,然而眾人沒有說過孔明的閑話。他權力大,可力挺蜀主,但主上不會懷疑他有謀位的異心,他權勢蓋過所有臣子,然而沒有受到群臣的嫉恨。他精心盡意治理蜀國,使得蜀國上下風俗教化整頓有序。寬宥小錯,而不用嚴刑,因此沒有像小霸王那種去施暴政。用輕松的方式役使百姓,所以即使百姓感到勞苦,也不會理會自己疲勞。用能讓人求生的辦法來刑殺犯人,即使死去,犯人也不會埋怨被殺。這些都是作為一個行王道的人主所能做到的事情??酌鞫甲龅梅浅:昧?,他確實是一個伊尹、周公一類的圣賢人物。然而談論他的人卻說孔明自認為有管仲、樂毅的德能,寄身于偏遠的地方,只是一個小霸主的臣子罷了。這怎么能和孔子在魯國做官而把自己比作老子、彭祖一類人物放在一起相比談論呢!還有些激烈的人,甚至以為孔明不能與仲達對抗,這與小孩的見識無異??!那些人莫不是認為仲達的話說得對而相信了仲達?卻不知道仲達的話都是些詭辯的話??!仲達不能使他的詭謀得逞,因此經常暗中找尋孔明行軍布陣的進退之機,妄自放出大話詭騙他的部下。談論孔明的人只是沒有細考到這一點罷了。

    當初,孔明帶兵出祁山,仲達帶兵抵抗,他聽說孔明將收割上邦的麥子,他就飛兵星夜前往擾襲??酌饕蛉奔Z退兵,仲達詭辯說:“雖然我帶兵星夜行軍勞累將士一場,這是我懂得進軍就要有所圖??酌鞑桓乙牢妓v軍,這是因為那里容易被攻占罷了”軍中沒有了現成的糧食,而要移軍與敵人交戰,即使能打贏對方,接下來的戰斗如何去繼續?這是稍有隨機處變機智的人都肯定不會去做的。

    仲達心里明白孔明會這樣做,表面上假裝著失言,詭詐哄騙他的部下。不久,孔明進攻斜谷,仲達又帶兵抵抗。他知道孔明的軍隊還沒有逼近渭水,就帶兵先渡渭水,依渭水而筑成營壘??酌鲙П鴮⒌?,仲達放出詭言說:“若諸葛亮是個勇敢的人,他應該進攻武功,在那里依山扎營列陣。如果進軍五丈原,他們將無功而反。敵方的士兵已經處于絕死之地,而你帶兵徑直進攻,與他開戰(這樣做你肯定要吃虧)。這也是稍有隨機處變機智的人都肯定不會去做的。

    仲達知道孔明肯定不會進攻他駐軍的地方,故意說這種話來掩飾他的膽怯,來表明自己能料事如神,而且可以安定眾軍士的軍心。所以孔明帶著嚴正的軍隊,不憑詭詐的手段,不貪圖微小的戰功(果然沒有進攻仲達),仲達又發話了:“孔明志向遠大,卻不知道抓住作戰的戰機,計謀雖多,卻不能決斷用兵,表面會帶兵卻不能權宜行事。”

    這些情況都是仲達暗中尋找孔明行軍用兵進退制宜,而虛造欺詐語言哄騙部下的手法,這哪里是他的真實面目??!

    凡是能夠察見一個人的真實面目,不在于敵人真實對陣的時候,而是在敵人被消滅之后。當仲達的敵人孔明真實與他對陣的時候,仲達說的那些話是事實。等到仲達的敵人被消滅之后,仲達按照自己的方法行軍布陣,端坐軍帳中自嘆:“我真是天下用兵的奇才??!”若對方察見他用兵的計謀,超出了他自己所不能做到的能力,他就感覺到自己心中悵然若失,不自覺地流露在言語中了。從這種情況,我們可以看到這個人的真面目了。談論這事的人不信事件的真實情況,而相信他的詭詐語言,難道不是又被仲達的語言所誆騙了嗎?

    唐代的李靖,是談論兵法最厲害的角色。我曾經讀到他的兵法對答書,看到他論述孔明兵法高妙,法度委婉周詳,曾經很看不起仲達的能力。那些精通兵法的人,本來都對兵法略知一二。一般讀書的人,何嘗不是這樣認為的?孔明離現在將近千年了,沒有能真正了解他心意的。我不平于對孔明評價的不幸,因此,寫下這些文字表達個人的看法,讓那些以成敗論英雄的人或可作為借鑒。(南安市詩山中學 洪培欣)

    十二、2010年福建卷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題。

    周維城傳

    [清]張惠言

    嘉慶元年,余游富陽,知縣惲候請余修縣志,未及屬稿,而惲候奉調,余去富陽。富陽高傅占,君子人也,為余言周維城事甚具,故為之傳,以遺后之修志者。

    周豐,字維城,其先紹興人也,有資。父曰重章,火災蕩其家,流寓富陽。重章富家子,驟貧,抑郁無聊,益跅弛①不問生產,遂大困,尋死富陽。豐為兒時,當天寒,父中夜自外歸,又無所得食,輒引父足懷中以臥。十余歲,父既卒,學賈。晨有老人過肆②,與之語,奇之,立許字以女。豐事母,起坐行步,嘗先得其所欲,飲食必親視,然后進。事雖劇,必時時至母所,視問輒去,去少頃,即又至。母脫③有不當意,或端坐不語,豐大懼,皇皇然若無所容,繞膝盤旋,呼“阿母”不已,聲悲慕如嬰兒。視母顏色怡,乃大喜,又久之,然后退。其子孫逮見者,言其寢將寐,必呼“阿母”;將寤又如之,殆不自覺也。……豐賈致富,有子三人,孫六人,年八十四卒。

    豐于鄉里,能行其德,有長者行。嘗有與同賈者歸,豐既資之,已而或檢其裝,有豐肆中物,以告豐。豐急令如故藏,誡勿言,其來,待之如初。

    高傅占言曰:富陽人多稱豐能施與好人,然豐嘗曰:“吾愧吳翁、焦翁。”吳翁者,徽州人,賈于富陽,每歲盡,夜懷金走里巷,見貧家,嘿④置其戶中,不使知也。焦翁者,江寧人,挾三百金之富陽賈。時江水暴發,焦急呼漁者,拯一人者與一金。凡數日得若干人,留肆中飲食之,俟之息,資遣之歸。三百金立罄。二人者,今以問富陽人,不能知也。豐又嘗言:“吾生平感婦翁知我。”

    嗚呼,市巷中固不乏士哉! (節選自《茗柯文二編》卷下)

    [注]①跅(tuò)弛:放蕩,不守規矩。②肆:店鋪。③脫:偶爾。④嘿(mò):悄悄地

    2.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未及屬稿 屬:寫

    B.為余言周維城事甚具 具:完備

    C.遂大困,尋死富陽 尋:不久

    D.挾三百金之富陽賈 賈:商人

    3.下列句子中,全部表現周維城美好德行的一組是(3分)

    ①引父足懷中以臥 ②立許字以女 ③事雖劇,必時時至母所

    ④豐賈致富,有子三人 ⑤豐急令如故藏,誡勿言 ⑥拯一人者與一金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④⑤⑥

    4.下列對文章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周維城祖上世代住在杭州從商,有了些資產,但到了他父親一代,因遭火災,家道衰弱。

    B.周維城自幼遭受磨難,但樂善好施,對父母富有孝心,是一位秉禮守義的商人。

    C.文章結尾部分引用周維城感佩吳翁、焦翁的話,目的是使周維城的形象更加豐滿。

    D.文章最后一句表明,作者將關注的目光投向社會,感嘆民間并不缺少仁義之士。

    5.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6分)

    (1)故為之傳,以遺后之修志者。(2分)

    (2)凡數日得若干人,留肆中飲食之,俟之息,資遣之歸。(4分)

    2、解析:本題考查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和虛詞在文中含義的能力。需要結合原文語言環境來推斷詞語的含義和用法。A、B、C三項符合均符合原文意思;D項“賈”解釋做名詞“商人”在文中講不通,在本句中應該解釋為動詞“做生意”。

    誤區警示:本題的誤區在于考生對文言實詞的把握過于僵化,不能和語言環境結合起來理解,而誤認為D項正確

    答案:D

    3、解析:本題考查對文中信息的篩選能力,能力層級為C。解答本題要把握住選擇標準,即題干中“全部體現周維城美好德行的一組”。①③兩句表現周維城對父母的孝敬,能體現其美好德行;⑤表現了周維城待人心胸寬廣,為人善良的美好德行。所以選擇B項。②③兩句介紹他的娶妻與子女情況,不是寫其德行。⑥不是周維城的事跡,而是江寧焦翁。也可用排除法,凡是帶②③⑥的選項可以排除。

    誤區警示:本題的誤區在于一是考生對文章內容理解不到位,二是對選擇標準不明確,沒有扣住“美好德行”來選,或是張冠李戴把⑥當成周維城的事跡

    答案:B

    4、解析:本題考查對文章的理解分析概括能力,能力層級為C。解答本題要審準題,找出“不正確的一項”,從原文“其先紹興人,徙杭州,世為賈”可以看出周維城祖上并非時代住在杭州,而是遷徙到杭州的,所以A項說法是錯誤的。

    誤區警示:本題誤區在于對原文理解不透徹,并且不能找出解題的敏感信息點。

    答案;A

    5、解析:本題考查理解并翻譯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譯時注意聯系前后文,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做到文從句順。

    第(1)題翻譯時要注意“傳”是動詞,為其做傳的意思;“遺”是動詞留給的意思。

    第(2)題翻譯時要注意“肆”“飲食”“俟”“資”“遣”的翻譯。肆,是名詞店鋪;飲食,在句中是動詞供給飲食的意思;俟,翻譯成等待;資,是動詞資助;遣,為動詞,遣送,在這里可翻譯成安排回家。

    誤區警示:本題的答題誤區在于對重點字詞錯譯、漏譯;再就是翻譯的辭不達意做不到文從句順。

    參考答案:(1)所以為他做了傳,以便留給后來修志的人(作參考)

    (2)前后幾天救了若干人,(并)留在店鋪中供他們吃喝,等到洪水平息,資助安排他們回家。

    參考譯文

    嘉慶元年,我游歷富陽縣,縣令惲君請我撰寫整理富陽的縣志。還沒來得及起草,惲君就奉命調任,我也離開了富陽。富陽縣的高傅占是個正派人,他告訴我有關周維城的事非常全面具體,所以我為周維城作傳記,留給以后修撰縣志的人。

    周豐,字維城,祖先是紹興人,幾代都是商人,有錢財。父親名叫重章,因火災毀壞了他的家,流浪到富陽居住下來。重章是富家子弟,突然貧困,心情壓抑煩悶,更加放縱不羈,不過問家中的生計和產業,于是極端困頓,不久死于富陽。周豐在幼年,每當天氣寒冷,父親半夜從外面回來,又沒有什么可以吃的,他就總是把父親的腳抱在懷里。十多歲,父親已經死了,他學著做生意。一天早晨,有位老人路過他的店鋪,和他交談,認為他奇異出眾,立刻把女兒許嫁給他。周豐侍奉母親,母親起身、坐下或走路,他常常事先弄明白母親想要怎樣;母親的飲食他一定要親眼看過,然后才送到母親面前。事務雖然繁重,他一定會時時到母親房里看望問候才離開,離開一會兒,就又會到母親身邊察視。母親倘有不如意,或者坐著不說話,周豐十分害怕,那心神不安的樣子像是無處容身,圍著母親的身旁徘徊不已,不停地呼喊“阿母”,聲音悲切依戀??吹侥赣H的臉色和悅了,才非常歡喜;又呆很長時間,然后再退下去。他在世時的子孫們,說他上床將要睡著時,一定會呼喚“阿母”,快要醒來時,又會同樣呼喚,大概是成了習慣,并不是自覺如此……周豐做生意致富,有三個兒子、六個孫子,周豐八十四歲死。

    周豐在鄉里能施行他的恩德,有長者那謹慎寬厚的風度和行為。曾有個和他一起做生意的人要回家鄉去,周豐已經資助了他旅途費用。后來有人檢點那人的行李,發現有周豐店鋪里的貨物。就來告訴周豐,周豐趕緊叮囑讓貨物原封不動,告誡不要把這事傳出去。那合伙做生意的人來了,他像以前一樣對待。

    高傅占告訴說:“富陽人大多稱贊周豐能夠施舍幫助別人??墒侵茇S曾經說:‘我比不上吳翁和焦翁。’”吳翁是徽州人,在富陽做生意。每到年終,他夜里懷揣金錢走街過巷,看見貧寒的人家,就默默地把錢放在門洞里,不讓別人知道。焦翁是江寧人,帶了三百兩銀子到富陽做買賣。當時洪水暴發,焦翁急忙呼喊打漁的人,說誰救起一個人,就給他一兩銀子。一共好幾天,救起了若干人,焦翁留他們在鋪子里住,給他們東西吃,等洪水平息了,又出旅費送他們回去,三百兩銀子全部用完了。這兩位老翁,如今向富陽人打聽,誰也不知道他們。周豐又說過:“我這輩子感激岳父了解我。”

    嗚呼!街市里巷的平民中間,原本不缺少有德行的士君子??!(南安市詩山中學 洪培欣)

    十三、2010年安徽卷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賀蘭祥字盛樂。其先與魏俱起,后有以良家子鎮武川者,遂家焉。父初真,少知名,為鄉閭所重。尚①太祖姊建安長公主。祥年十一而孤,居喪合禮。長于舅氏,特為太祖所愛。雖在戎旅,常博延儒士,教以書傳。太祖初入關,祥與晉公護俱在晉陽,后乃遣使迎致之。年十七,解褐②奉朝請,加威烈將軍。祥少有膽氣,志在立功。尋擢補都督,恒在帳下。從平侯莫陳悅,又迎魏孝武。以前后功,封撫夷縣伯。仍從擊潼關,獲東魏將薛長孺。又攻回洛城,拔之。還,拜左右直長,進爵為公。

    十四年,除都督、荊州刺史,進爵博陵郡公。先是,祥嘗行荊州事,雖未期月,頗有惠政。至是重往,百姓安之。由是漢南流民襁負而至者,日有千數。遠近蠻夷,莫不款附。祥隨機撫納,咸得其歡心。時盛夏亢陽,樣乃親巡境內,觀政得失。見有發掘古冢,暴露骸骨者,乃謂守今日:“此豈仁者之為政耶!”于是命所在收葬之,即日澍雨。是歲,大有年。州境先多古墓,其俗好行發掘,至是遂息。

    祥雖太祖密戚,性甚清素。州境南接襄陽,西通岷、蜀,物產所出,多諸珍異。時既與梁通好,行李往來,公私贈遺,一無所受。梁雍州刺史、岳陽王蕭詧③欽其節儉,乃以竹屏風、絺绤④之屬及經史贈之。祥難違其意,取而付諸所司。太祖后聞之,并以賜祥。

    十六年,拜大將軍。太祖以涇、渭溉灌之處,渠堰廢毀,乃命祥修造富平堰,開渠引水,東注于洛。功用既畢,民獲其利。

    周孝閔帝踐祚,進位柱國,遷大司馬。時晉公護執政,祥與護中表,少相親愛,軍國主事,護皆與祥參謀。

    武成初,吐谷渾侵涼州,詔祥與宇文貴總兵討之。祥乃遣其軍司檄吐谷渾,遂與吐谷渾廣定王、鐘留王等戰,破之。因拔其洮陽、洪和二城,以其地為洮州。撫安西土,振旅而還。進封涼國公。保定二年薨,年四十八。謚曰景。

    (選自《周書•賀蘭祥傳》,有刪改)

    [注]①尚:指娶公主為妻。②解褐:指脫去布衣擔任官職。③詧(chá):人名。④絺绤(chīxì):葛布的統稱。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后有以良家子鎮武川者,遂家焉 家:定居

    B.遠近蠻夷,莫不款附 款:款待

    C.是歲,大有年 年:收成

    D.詔祥與宇文貴總兵討之 總:統領

    5.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屬于賀蘭祥惠民業績的一組是(3分)

    ①隨機撫納,咸得其歡心 ②親巡境內,觀政得失

    ③乃謂守令曰:“此豈仁者之為政耶!”④命所在收葬之

    ⑤難違其意,取而付諸所司 ⑥修造富平堰,開渠引水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④⑤ D.②③⑥

    6.下列對原文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賀蘭祥出身貴族,年少喪父,守孝符合禮儀;在舅舅家長大,很受太祖鐘愛,雖然在軍旅中,卻不斷多方聘請儒生教自己學習典籍。

    B.賀蘭祥少時就有膽略勇氣,志在建立功業,從十七歲開始擔任官職,后來在對東魏和吐谷渾的戰斗中,都獲得勝利,官爵得到晉升。

    C.賀蘭祥的母親是周太祖的姐姐,他雖然是太祖的近親,但是品性清正儉素;他的節儉作風也受到鄰國雍州刺史、岳陽王蕭督的欽敬。

    D.賀蘭祥一直受到太祖的信賴,多次被委以重任;周孝閔帝即位之后,執掌朝政的晉公護對他也非常倚重,軍國大事都與他商議謀劃。

    7.把原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太祖初入關,祥與晉公護俱在晉陽,后乃遣使迎致之。

    (2)至是重往,百姓安之。

    (3)時既與梁通好,行李往來,公私贈遺,一無所受。

    4、【試題答案】B

    【試題考點】本題考查“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意義”的能力。能力層級為B(理解)

    【試題解析】D項的“款”在中學文言文中是個不常見的多義詞,而且在高考常見的120個實詞中也沒有這個詞(包括家、年、總在120實詞中均沒有)。命題者可能是想考學生的在語境中理解和推斷詞語的意思,考有些學生好犯以今律古的毛病。“款”的意項有“誠懇、器物上刻的字和書畫信件頭尾上的名字式樣、法規條文里分的項目、經費、敲打、至、留、緩慢”等義項,本題考查 “款”的本義“誠心、真誠、誠懇”義。由于語境不難,大多數學生還是能推斷出該詞的意思的。

    5、【試題答案】B

    【試題考點】本題考查“篩選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層級為C(分析綜合)

    【試題解析】解答此題時,先要準確理解題干中限定篩選范圍短語(“全部”),明確篩選的方向,再確定篩選的信息點是“惠民業績”。然后推敲個選項文句所表達的內容是否與題干要求相符合。其中②是其“巡境內,觀得失”的調研活動,與“惠民”無關。③句式說為官者的要求和對下級官員的批評,屬于“惠民語言”不屬于“惠民業績” ⑤是說他“清素”的性格。

    6、【試題答案】A

    【試題考點】本題考查“篩選文中的信息”“歸納內容要點”的能力。能力層級為C(分析綜合)

    【試題解析】此題四個選項分別概括原文語段的某個要點,考試需對照選項與原文,概括分析比較,找出概括不準確的的地方得出答案。此類試題常錯在個別詞句的理解上。A項中“教自己”,不準確。原文是太祖多方請儒生教賀蘭祥學習詩書經傳等在內的典籍。

    7、【試題答案】

    (1)、周太祖剛入關時,賀蘭祥與晉公護都在晉陽,后來(周太祖)才派遣使者接他們到身邊來。

    (2)、到這次重新往來,老百姓因他的到來而感到安心。

    (3)、當時已經與梁國互通友好,使者往來,官方和私人贈送的禮品,(賀蘭祥)一概都不接受。

    【試題考點】本題考查“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能力層級為B(理解)

    【試題解析】(1)、關鍵字:“初”剛剛之意;“致”送達之意;

    (2)、關鍵字:“是”代詞,此次;“安“意動詞,感到心安;

    (3)、關鍵字:“通好”是互通友好之意;“行李”指使者。

    參考譯文

    賀蘭祥字盛樂。他的祖先和北魏一同興起,其后代有憑清白人家子弟的身份鎮守武川的。最終就在那里安家。賀蘭祥的父親賀蘭初真,年輕時就已有名氣,被鄉里看重。后來他娶太祖的姐姐建安長公主為妻。賀蘭祥十一歲就死了父親,在服喪期間舉止都符合禮儀。他在舅舅家里長大,特別被太祖鐘愛。雖然在軍隊里,但常多方請儒士,教他讀詩書經傳。太祖剛進關的時候,賀蘭祥與晉公護都在晉陽,后來(周太祖)才派遣使臣迎接他們到身邊來。 賀蘭祥十七歲時,出仕擔任奉朝請一職,加任威烈將軍。賀蘭祥年輕時就有膽量有勇氣志在立功。不就提拔補任為都督,常在軍中。他曾參與平定侯莫陳銳。又曾迎請魏孝武帝。根據前后的功勞,朝廷封他為撫夷縣伯。隨后又隨軍攻打潼關,俘獲東魏將領薛長儒。又攻回洛城,攻克下來?;貋硪院?,官拜左右直長,提升爵位為公。

    大統十四年,朝廷授任他為都督、荊州刺史,提升爵位為博陵郡公。在這之前,賀蘭祥曾經兼任過荊州事務,雖然不滿一個月,但很有德政。到這次重新前往就任,百姓因他的到來而感到很安心。因此漢水南岸的流民,每天就有幾千人背著嬰兒前來安居。遠近的蠻夷,沒有不誠心歸附的。賀蘭祥順應時機安撫招納,全都得到他們的歡心。當時正值盛夏發生了旱災,賀蘭祥就親自巡視境內,檢察政事的得失。他看見有人挖掘古墓,暴露尸骨,就對守令說:“這難道是仁德之人治理國家的效果嗎?”于是命令當地官員收殮尸骨重新埋葬,結果當天就下了及時雨。這一年大豐收。州郡境內原先有很多古墓,當時的百姓有自行挖掘的習慣,到這時終于停止了。

    賀蘭祥雖然是太祖的親戚,但他的品性清廉。荊州南接襄陽,西通岷蜀,出產的物品,很多是珍貴奇異的東西。當時已經與梁國互通友好,使者往來,公私贈送的禮品,賀蘭祥一概都不接受。梁國雍州刺史、岳陽王蕭詧很欽佩他的節儉,就用竹屏風葛布之類以及以經史典籍贈送給他。賀蘭祥難以違背對方的好意,就收下來交付給有關部門。太祖后來聽說了這件事,就把這些物品一并賞賜給他。

    大統十六年,拜仁為大將軍。太祖因為涇水渭水灌溉的地方,渠堰廢棄損毀,就命令賀蘭祥修造富平堰,開渠引水,往東流入洛水。工程完工之后,百姓都得到了便利。

    周孝閔帝即位,賀蘭祥提升為柱國,又升任大司馬。當時晉公護執政,賀蘭祥與晉公護師中表親戚,從小關系就很密切,統軍治國的大事,晉公護都和賀蘭祥一起參與謀劃。

    武成初年,吐谷渾侵犯涼州,皇帝下詔命令賀蘭祥和宇文貴統領兵馬去征討。賀蘭祥就派他的軍司遞交一道檄文給吐谷渾。于是與吐渾廣定王、鐘留王等交戰,大敗敵軍。又乘勝攻取他們的洮陽、洪和兩城,把那些地方改為洮州。安撫西邊國土的白姓后,才整頓大軍班師。朝廷進封他為國公。保定二年賀蘭祥去世,中年四十八歲。謚號為景。(南安市詩山中學 洪培欣)

    十四、2010年江西卷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一l2題。

    公諱德用,字符輔,其先真定人也。

    至道二年,太宗五路出師,以討李繼遷之叛,而武康公①出夏州。當是時,公為西頭供奉官而在武康之側,年十七,自護②兵當前,所俘斬及得馬羊,功為多。及歸,公又請殿將。至隘,公以為:“歸之至隘而爭先,必亂;亂而繼遷薄我,必敗。”于是又請以所護兵馳前至隘而陣。武康為公令于軍曰:“至陣而亂行者,斬!”公亦令曰:“至吾陣而亂行者,吾亦如公令!”至陣,士卒帖③然,以此行而武康公亦為之按轡④。繼遷兵相隨屬,左右皆望公,莫敢近。于是武康公嘆曰:“王氏有兒矣!”

    明道元年,除福州觀察使。軍人挾內詔,求為軍吏。公爭曰:“軍人敢挾詔以干軍制,后不可復治;且軍吏不可使求而得,得則軍人必大受其侵。”明肅太后固使與之,公固不奉詔。已而太后亦寤,卒聽公。于是天子心賢公,遂以公檢校太保、簽署樞密院事。公固辭:“武人不學,不足以當大任。”

    始,人或以公威名聞天下,而狀貌奇偉,疑非人臣之相。御史中丞孔道輔因以為人言如此,公不宜典機密,在上左右。天子不得已,以公為武寧軍節度使、徐州大都督府長史,赴本鎮,賜手詔慰遣?;蚵効椎垒o死,以告曰:“是嘗害公者,今死矣。”公愀然曰:“孔中丞豈害某者乎?彼其心所以事君,當如此也,惜乎朝廷無一忠臣。”

    嘉佑九年,進封魯國公。明年二月辛未,公以疾薨。

    公忠實樂易,與人不疑,不詰小過,望之毅然有不可犯之色。及就之,溫如也。平生少玩好,不以名位驕人。而所得祿賜,多散之親黨。善治軍旅,寬仁愛士卒,士卒樂為之用。與士大夫游,士大夫亦多服其度,以為莫能窺也。

    (選自王安石《臨川文集》,有刪節)

    【注】①武康公:王德用之父王超,謚武康。②護:統率。③帖:安定,順從。④按轡:扣緊馬韁緩行。

    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亂而繼遷薄我,必敗 ?。狠p視

    B.除福州觀察使 除:授予官職

    C.繼遷兵相隨屬 屬:連接

    D.公愀然日:孔中丞豈害某者乎 愀然:憂愁凄愴的樣子

    1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A、于是又請以所護兵馳前至隘而陣 拔劍切而啖之

    B、武康為公令于軍 不求聞達于諸侯

    C、而所得祿賜,多散之親黨 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

    D、惜乎朝廷無一忠臣 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

    11.下列各組句子中,分別能表現王德用“善治軍旅”和“坦蕩無私”的一組是

    A、至陣,士卒帖然 彼其心所以事君,當如此也

    B、及歸,公又請殿將 與人不疑,不詰小過

    C、至陣而亂其行者,斬 武人不學,不足于當大任

    D、左右皆望公,莫敢近 士大夫亦多服其度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青年時代的王德用即在父親麾下統軍殺敵,立下諸多戰功;他統率軍隊軍紀嚴明,整肅有序,顯示出非凡的軍事才能,因而得到父親的由衷贊賞。

    B.王德用治軍用人堅持原則,剛直不阿,他拒絕執行明肅太后為人謀求軍職的詔命,最終贏得了太后的理解和贊賞,受到天子的重用。

    C.由于御史中丞孔道輔的建議,王德用被天子外放為地方官。但是當孔道輔去世時,他反而感傷朝廷失去了一位忠臣,表現出一種博大的胸襟。

    D.王德用為人寬厚忠實,淡泊名利,平和處世,得到廣泛愛戴。文章運用生動的敘述描寫,多角度地展現了他令人景仰的人格魅力。

    13.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軍人敢挾詔以干軍制,后不可復治。(3分)

    (2)因以為人言如此,公不宜典機密,在上左右。(4分)

    (3)平生少玩好,不以名位驕人。(3分)

    9、答案:A、薄,迫近,引申為進攻。

    解析:本題考查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薄”的確有鄙薄、輕視的意思,但判斷實詞是否使用正確一定要把對實詞的解釋帶入到原句原文中,看看是否合乎原文的語言環境。

    10、答案:C代之所得俸祿;指示代詞,這。(A、連詞,都表承接B介詞,都譯為“在”D助詞,都可譯為“啊”)

    解析:本題考查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要翻譯這個文言虛詞成現在漢語進行比較,看是否翻譯成同一個詞。聯系文句的整體意義和上下文的意義,注意辨明上下文的關系。借助語句的結構,看兩句中該虛詞詞性和所作的成分是否相同。這題一般多考查“相同”,今年考查“不相同”,重在審題。

    11、答案:A(B、第一句是說王德用勇挑重擔C、第二句是說王德用謙遜的美德D、人們對王德用放的態度;士大夫對王德用的態度。顯然不切題。)

    解析:本題考查篩選文中的信息。要看清題目要求,一句一句地琢磨。選出一兩句不符合的,排除部分選項。要注意從離要求最遠的開始排除。必須注意每一個句子和題干規定的中心形成對應關系。

    12、答案:B.太后并沒有贊賞王德用。

    解析:本題考查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要找出文段中與選項解釋相對應的語句,一一對應??傮w把握文意。敘述或分析的錯誤只在某一小點,主要是順序的顛倒、無中生有等。注意人物的事跡是否張冠李戴,事件的時間是否準確,人物性格陳述是否恰當。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和選項相關的句子,仔細地進行對照,找出其中的差異。個別選項是對原文中的某一句中的一個詞翻譯得不對。

    參考譯文

    王公德用(公:尊稱。諱:名。古代對別人的名避免直接稱呼,叫做避諱。因此也用來指出避諱的名字),字符輔,他的祖先是真定(今河北正定縣以南)人。

    至道(995-997,是宋太宗的最后一個年號,北宋使用這個年號共3年。至道三年三月宋真宗即位沿用)二年,宋太宗派出五路軍隊出兵討伐李繼遷(963-1004,宋朝黨項割據首領,西夏地方政權的創建者)叛亂,而王德用之父王超出兵夏州(古地名,在今陜西橫山縣西。晉時赫連勃勃稱夏王,筑統萬城都之,后魏滅其國,置夏州,治巖綠縣。隋改置朔方郡於此,唐復為夏州,唐末拓跋思恭鎮夏州,子孫繼之,遂為西夏所自始,元時州廢)。在這時,王德用在父親身邊擔任西頭供奉官(宋宦官階官名。原名“內西頭供奉官”,政和二年改名“左侍禁”),年齡十七,親自在前面統率兵馬,他俘獲斬殺的人以及得到的馬羊都很多,功勛卓著。等回到軍中,王德用又請求擔任殿將。到達險要的地方,王德用認為:“軍隊聚集在險要的地方士兵就會爭著搶先,勢必造成混亂;出現混亂而李繼遷攻打我軍,我軍必敗。”于是又請親自率領士兵飛快地來到險要的地方布陣。父親王超在王德用的軍前命令道:“到了陣前胡亂行動的人,斬!”王德用也命令道:“到了我的陣前胡亂行動的人,我一定遵照命令執行!”到了陣前,士兵們秩序井然地行軍,而王超也扣緊馬韁慢慢地走。李繼遷的士兵緊緊跟著,遠遠地望著王德用的軍隊,沒有人敢靠近。于是王超感慨道:“我王家有后了!”

    明道(1032-1033,宋仁宗年號)元年,王德用被授予福州觀察使。有軍人拿著內詔(不經過外朝,直接由宮中發出的皇帝的詔命),請求擔任軍官。王德用強諫(爭:“諍”的本字。強諫;規勸。此處譯作“抗爭”也可。譯者黃運華注)道:“軍人敢于依仗昭命來干預軍隊制度以后就無法整治;況且,軍職不能靠求取得到,靠這種方法得到職務一定使軍人深受其害。”明肅太后堅決地要求王德用執行,公堅決地接受命令。不久太后也覺悟了,最終聽了王德用的勸諫。因此宋仁宗認為王德用賢德,就讓他擔任檢校太保、簽署樞密院事。王德用堅決地推辭道:“臣(武人:指軍人,此處謙稱自己)沒有學問,不能夠擔當這樣重大的責任。”

    起初,有人認為王德用威名天下皆知,相貌奇偉,恐怕不是做大臣的相貌。御史中丞孔道輔于是認為既然人們像這樣議論,王德用就不再適合執掌重要而機密的大事,跟隨在君王身邊了。天子不得不讓王德用去擔任武寧軍節度使、徐州大都督府長史,王德用去上任之前,宋仁宗賜手詔勉勵他。有人聽說孔道輔死了,把這個消息告訴王德用說:“這個曾經陷害你的人,現在死了。”王德用憂愁凄愴地說道:“孔中丞哪里是陷害我啊?他用來侍奉國君的忠心就該是這樣的,可惜啊,朝廷中沒有一個忠臣。”

    嘉佑(宋仁宗的最后一個年號,他在位一共用了九個年號。譯者黃運華注)九年,王德用進封為魯國公。第二年二月辛未,王德用因為患疾病而死。

    王德用忠誠老實,和樂平易,與人交往不疑心,不詰責別人的小過錯,遠看他凜然不可侵犯。等到接近他,就會發現他溫柔和藹的樣子。一生少有玩賞愛好,不憑借名聲官位傲慢待人。他所得到的俸祿和賞賜,大多散發給親友鄉鄰。他善于治軍,對士兵寬厚仁愛,士兵們樂于為他效力。與士大夫交往,大家也大多佩服他的度量,認為他沒有值得窺伺的地方。(南安市詩山中學 洪培欣)

    十五、2010年遼寧卷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趙良淳,字景程,丞相乳愚曾孫也。少學于其鄉先生饒魯,知立身大節。及仕,所至以干治稱,而未嘗干人薦舉。初以蔭為泰寧主簿,三遷至淮西運轄,浮沉冗官二十余年??寂e及格,改知分寧縣。分寧,江西劇邑,俗尚嘩訐,良淳治之,不用刑戮,不任吏胥,取民之敦孝,身親尊禮之,至甚桀驁者,乃繩以法,俗為少革。咸淳末,除知安吉州。良淳至,日與僚吏論所以守御之備,悉舉行之,時歲饑,民相聚為盜,所在蜂起?;蛘堃员鴵糁?,良淳曰:“民豈樂為盜哉?時艱歲早,故相率剽掠茍活耳。”命僚屬以義諭之,眾皆投兵散歸,其不歸者眾縛以獻。有掠人貨財詣其主謝過而還之者。良淳勸富人出粟振之,嘗語人曰:“使太守身可以濟民,亦所不惜也。”其言懇懇,足以動人,人皆倒囤以應之,已而范文虎遣使持書招降,良淳焚書斬其使。大兵至,軍其東西門。先是,朝廷遣將吳國定援宜興,宜興已危,不敢往,乃如安吉見良淳,愿留以為輔。良淳見國定慷慨大言,意其可用也,請于朝,留戍安吉。已而國定開南門納外兵,兵入城呼約:“眾散,元帥不殺汝。”于是眾號泣散去,良淳命車歸府,兵士止之曰:“事至此,侍郎當為自全計。”良淳叱去之。命家人出避,乃閉閤自經。有兵士解救之,復蘇,眾羅拜泣曰:“侍郎何自苦?逃之猶可求生。”良淳叱曰:“我豈逃生者邪?”眾猶環守不去,良淳大呼曰:“爾輩為亂邪?”眾涕泣出,復投繯而死。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而未嘗干人薦舉 干:請求

    B.初以蔭為泰寧主簿 蔭:功績

    C.分寧,江西劇邑,俗尚嘩汗 尚:盛行

    D.取民之敦孝者,身親尊禮之 身:自己

    5.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表明趙良淳關心百姓疾苦的一組是(3分)

    ①民豈樂為盜哉 ②時艱歲旱,故相率剽掠茍活而

    ③良淳勸富人出栗振之 ④使太守身可以濟民,亦所不惜也

    ⑤其言懇懇,足以動人 ⑥人皆倒囷以應之

    A.①②④ B. ①⑤⑥ C.②③⑥ D. ③④⑤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趙良淳具有良好的素養和才干。他身為丞相趙汝愚的曾孫,自小師從同鄉饒魯,養成立身處事的操守,出仕后,他在所到之處都以干練而有治理才能著稱。

    B.趙良淳主管分寧縣時多方改變當地不良習俗。他一方面禮尊敦厚孝順的人,力求為百姓樹立榜樣;一方面對極為桀驁不馴者繩之以法,習俗因此稍有變化。

    C.趙良淳主管安吉州時善于解決聚眾哄搶事件,當時正值糧荒,搶劫之事頻繁發生,他不同意以武力鎮壓,命令僚屬曉以大義,以致有人交還了搶掠去的財物。

    D.趙良淳面臨危難時能夠舍生取義,在安吉防守戰中,吳國定打開南門讓敵兵涌入。良淳見大勢已去,讓兵士逃生,令家人出避,自己卻不愿逃命,自殺而死。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良淳見國定慷慨大言,意其可用也,請于朝,留戍安吉。

    (2)眾猶環守不去,良淳大呼曰:“爾輩欲為亂邪?”眾涕泣出,復投繯而死

    4、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蔭,指因祖先有功勞或官職而受封得官。

    5、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篩選文中的信息。①是趙良淳對百姓為盜的態度,②是趙良淳對百姓為盜原因的分析,⑥是富人們的反應。

    6、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D項讓士兵逃走的是進城的敵兵,不是趙良淳。

    7、(1)答案:趙良淳見吳國情緒激昂地高談闊論,料想他可以任用,向朝廷請示后,留下他來防守安吉。

    解析:本題考查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譯出大意給2分:“大言”、“意”、“戍”三處。每譯對一處給1分。

    (2)答案:眾人仍守在四周不走,趙良淳太聲呼喊說:“你們想作亂嗎?”眾人流著淚出去,他再次上吊而死。

    解析:本題考查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譯出大意給2分;“環守”、“爾輩”、“投繯”三處,每譯對一處給1分。

    參考譯文

    趙良淳,字景程,丞相汝愚的曾孫。從小跟從他們鄉的先生饒魯求學,懂得立身的大節。等到做了官,所到的地方以干練治理而著稱,卻不曾求人舉薦。開始是因祖先的官職而循例受封為泰寧主簿,鍇多次變遷至淮西運轄,在官場升升遷遷達二十多年??荚嚺e人及格,改知分寧縣。分寧,是江西的大縣,習俗喜歡喧嘩和攻擊別人,趙良淳治理該縣,沒有使用刑法和殺戮,沒有任用吏胥,選取忠厚孝順的人,親自尊敬禮遇他們,至于對那些特別桀驁不馴的人,就繩之以法,壞的習俗被稍微革除了一些。咸淳末年,被任命趙良淳知安吉州。

    趙良淳到任后,每天和屬吏討論用來守御的方法,都加以實行。當時年成饑荒,百姓在一起成為盜賊,所在的地方蜂擁而起。有人請求出兵打擊他們,趙良淳說:“百姓難道愿意做盜賊嗎?時勢艱難又遇大旱,所以一起剽掠茍活下去罷了。”命令僚屬對他們曉以大義,眾人都扔下武器分散而回,那些不走的人眾人把他們捆住獻來。有搶了人家的財貨到主人那里去謝罪并歸還人家的人。趙良淳勸富人拿出粟米賑濟他們,曾經對人說:“假如太守的身體可以賑濟百姓,也在所不惜。”他的話非常誠懇,足以打動人們,人們盡出谷倉的糧食來響應他。不久范文虎派使者拿著書信前來招降,趙良淳燒掉書信斬殺使者。

    元兵來到,在他們的東西門駐軍。在此之前,朝廷派大將吳國定增援宜興,宜興已經危急,他不敢去,就到安吉見趙良淳,愿意留下來作為輔助力量。趙良淳看到吳國定慷慨陳詞,認為他可以任用,向朝廷請求,把他留下戍守安吉。不久吳國定打開南門接納外面的元兵,元兵進入城中呼叫道:“眾人散去,元帥不殺你們。”于是眾人大聲哭泣散去。趙良淳命令驅車回府,士兵制止他說:“事情到了這種你地步,侍郎你應當保全自身著想。”趙良淳呵斥眾人離去。讓家里人出去躲避,就關上門自殺。有士兵來解救他,他又醒過來,眾人列拜哭泣說:“侍郎何必苦自己呢?逃走仍然可以求生。”趙良淳叱責他們所:“我難道是個逃生的人嗎?”眾人仍然圍守著他不走,趙良淳大聲呼叫道:“你們想作亂嗎?”眾人哭泣著出來,他又上吊而死。(南安市詩山中學 洪培欣)

    十六、10年浙江卷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1題。(18分)

    胡叟,字倫許,安定臨涇人也。世有冠冕,為西夏著姓。叟少聰敏,年十三,辨疑釋理,知名鄉國。其意之所悟,與成人交論,鮮有屈焉。學不師受,友人勸之,叟曰:"先圣之言,精義入神者,其唯《易》乎?猶謂可思而過半。末世腐儒,粗別剛柔之位,寧有探賾①未兆者哉?就道之義,非在今矣。"及披讀群籍,再閱于目,皆誦于口。好屬文,既善為典雅之詞,又工為鄙俗之句。以姚政將衰,遂入長安觀風化,隱匿名行,懼人見知。時京兆韋祖思,少閱典墳,多蔑時輩,知叟至,召而見之。祖思習常,待叟不足,叟聊與敘溫涼,拂衣而出。祖思固留之,曰:"當與君論天人之際,何遽而反乎?"叟對曰:"論天人者,其亡久矣。與君相知,何夸言若是也。"遂不坐而去。至主人家,賦韋杜二族,一宿而成,時年十有八矣。其述前載無違舊美,敘中世有協時事,而末及鄙黷②人皆奇其才,畏其筆。世猶傳誦之,以為笑狎。

    叟孤飄坎壈,未有仕路,遂入漢中。劉義隆梁秦二州刺史馮翊吉翰,以叟才士,頗相禮接。授叟末佐,不稱其懷。未幾,翰遷益州,叟隨入蜀,多為豪俊所尚。時蜀沙門法成,鳩率僧旅,幾于千人,鑄丈六金像。劉義隆惡其聚眾,將加大辟。叟聞之,即赴丹陽,啟申其美,遂得免焉。復還于蜀。法成感之,遺其珍物,價直千余匹。叟謂法成曰:“緯蕭何人,能棄明珠?吾為德請,財何為也?”一無所受。

    17、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 尠有屈焉 屈:屈辱。

    B. 鳩率僧旅 鳩:聚合。

    C. 將加大辟 大辟:死刑。

    D. 遺其珍物 遺:贈送

    18、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 其唯《易》乎 天之蒼蒼,其正色邪

    B. 拂衣而出 倚歇而和質

    C. 遂得免焉 風雨興焉

    D.復還焉蜀 且貳焉楚也

    19、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胡叟與友人的交談,顯示出他對經典的獨特見解,以及對當時那些缺乏真才實學的讀書人的不屑。

    B.文章敘述了胡叟在京城受人召見的過程,刻畫出他言辭犀利,不能容忍他人怠慢自己的性格特征。

    C.文章通過 為別人解難一事的敘述,贊美胡叟敢為他人仗義執言但又不求回報的高尚品德。

    D.胡叟聰敏過人,少年成名,但因恃才傲物,言行偏激,得罪了京兆尹韋祖思,以致仕途受阻,一生坎坷。

    20.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3分)

    其述前載無違舊美,敘中世有協時事,而末及鄙黷人皆奇其才,畏其筆

    21.把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6分)

    (1)遂入長安觀風化,隱匿名行,懼人見知

    (2)吾為德請,財何為也?

    17.A 解析:屈:屈服。例如: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18. B 解析:而:皆為連詞,連接狀語和中心詞。

    19.D 解析:“但因恃才傲物,言行偏激,得罪了京兆尹韋祖思,以致仕途受阻,一生坎坷。”與原文“叟孤飄坎壈,未有仕路”不合。

    20. 其述前載||無違舊美||敘中世||有協時事||而未及鄙黷||人皆奇其才||畏其筆

    21. (1)于是(他)來到長安觀察風俗民情,不露姓名,隱藏行蹤,害怕別人看見并認出。 (2)我為德行而請命,拿錢財干什么?

    參考譯文

    胡叟,字叫倫許,是安定臨涇人。他的上代有做官之人,(他的姓)是西夏大姓。胡叟小時候很聰明,年近十三歲,辨析疑難解釋事理,在鄉國聞名,他心里所領悟的(事理),同成年人辯駁,很少有被折服(的時候)。他所學的知識沒有經過名師傳授,友人勸他,胡叟說:“先圣的言論,精義傳神的地方,它只有《易》嗎?(我)還是認為值得思考的地方過半。末世迂腐的讀書人,略微轉變剛柔的地位,哪里有探索深奧的道理沒有征兆的呢?接近真理的精義,不一定在今世了。”等到他博覽群書,再次用眼睛精讀,都能在口中背誦出來。(胡叟)喜歡寫文章,既善于寫典雅的詞句,又精通通俗的詞句。因為姚政將衰,于是(他)來到長安觀察風俗民情,不露姓名,隱藏行蹤,害怕別人看見并認出。當時的京兆尹韋祖思,很少讀典章,蔑視當時的人,知道胡叟到此地,宣召他與他見面。祖思像平常對待一般的讀書人那樣,招待胡叟很輕慢。胡叟略微與祖思說了幾句天氣冷熱的話,就拂衣而出來了。祖思堅決挽留胡叟,說:“正想同你談論天人的時候,為什么急匆匆地要回去呢?”胡叟回答說:“談論天人的人大概消亡很久了,同你互相了解,何必像這樣夸耀自己啊。”于是不落坐就離開了。到了主人家,為韋、杜二族作賦,一夜就寫完成,當時他年齡十八歲。他的文章記述前人的記載,不違背舊美,敘述中世之事,有調和當時的事,然而不涉及輕賤侮慢之詞。人們都以他的才華為奇,害怕他犀利的文筆。世人還傳誦他的文章,認為(他的文章)純屬玩笑不莊重。

    胡叟孤身飄零困頓不得志,沒有做官入仕的路,于是進入漢中。劉義隆時梁、秦二州的刺史馮翊(yì)吉翰,認為胡叟是才士,對他相當地禮待。授予胡叟輔佐之職,不適合(胡叟)的志向。沒有多久,吉翰調往益州做官,胡叟隨他進入蜀地,時常被豪俊所尊崇。當時蜀地的和尚法成,聚集帶領僧兵,(人數)差不多達到千人,鑄造丈六高的金像。劉義隆憎恨法成聚眾,將對他施加殺頭刑罰。胡叟聽到這件事,馬上趕赴丹陽,開口申訴法成的好事,于是法成得以免罪。又返回到蜀地。法成感激胡叟,贈送胡叟珍貴的物品,價值千余匹綢。胡叟對法成說:“緯蕭是什么人,能舍棄明珠?我為德行而請命,拿錢財干什么?”一點也不接受法成所贈的禮物。(南安市詩山中學 洪培欣)

    十七、2010年上海秋季卷

    閱讀下文,完成第17—21題。(17分)

    ①歐陽公諱曄,字日華。自為布衣,非其義,不輒受人之遺。少而所與親舊,后或甚貴,終身不造其門。初為隨州推官,治獄之難決者三十六。大洪山奇峰寺聚僧數百人,轉運使疑其積物多而僧為奸利,命公往籍之。僧以白金千兩饋公,公笑曰:“吾安用此? 然汝能聽我言乎? 今歲大兇,汝有積谷六七萬石,能盡以輸官而賑民,則吾不籍汝。”僧喜曰:“諾。”饑民賴以全活。

    ②陳堯咨以豪貴自驕,官屬莫敢仰視。在江陵,用私錢詐為官市黃金,府吏持帖,強僚佐署。公呵吏曰:“官市金當有文符。”獨不肯署。堯咨諷轉運使出公,不使居府中。

    ③鄂州崇陽,素號難治,乃徙公治之,至則決滯獄百余事。桂陽民有爭舟而相毆至死者,獄久不決。公自臨其獄,出因坐庭中,去其桎梏而飲食之,食訖,悉勞而還于獄,獨留一人于庭。留者色動惶顧,公曰:“殺人者汝也。”囚不知所以然。公曰:“吾視食者皆以右手持匕,而汝獨以左手,死者傷在右肋,此汝殺之明也。”囚即涕泣曰:“我殺也,不敢以累他人。”公之臨事明辨,猶古良吏,決獄之術多如此。所居,人皆愛思之。

    17.寫出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4分)

    (1)少而所與親舊 (2)終身不造其門

    (3)素號難治 (4)乃徙公治之

    18.下列各組中加點詞的用法和意義相同的一項是(2分)

    A.饑民賴以全活 以吾一日長乎爾

    B.至則決滯獄百余事 他植者則不然

    C.去其桎梏而飲食之 恍驚起而長嗟

    D.決獄之術多如此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19.用現代漢語解釋下列句子。(5分)

    (1)堯咨諷轉運使出公,不使居府中。

    (2)桂陽民有爭舟而相毆至死者,獄久不決。

    20.第①段中“公笑曰”的“笑”反映了歐陽曄怎樣的心理? (3分)

    21.本文表現了歐陽曄口口、口口和口口的品質。(3分)

    17.(1)交往 (2)到 (3)一向 (4)調任

    18.C

    19.(1)陳堯咨暗示轉運使讓歐陽公離開,不讓(他)留在州府。 (2)桂陽有爭船而互相斗毆至死的人,(這個)案件長久沒能判決。

    20.對僧人賄賂不以為然,對處理好此事自信從容,安撫僧人。

    21.廉潔 愛民 正直 睿智

    參考譯文

    歐陽公,名諱曄,字日華。從他還是平民時,不符合道義的饋贈他就不會接受;年輕時與他交往的親戚好友,后來有的做了大官,歐陽公就終身不到他家。他自己做了官處理事情很有魄力。起初他任隨州推官,案件中難以決斷的有三十六件。大洪山奇峰寺聚集了幾百名僧人,轉運使懷疑廟里積累的財物很多,是僧人們非法謀利所得,就派歐陽公前往把廟里的財物沒收掉。僧人們把一千兩銀子送給歐陽公,歐陽公笑著說:“我哪里用得著這些東西?但你們能聽我的話嗎?今年災荒嚴重,你有六七萬石糧食,能全部捐獻給官府賑濟災民,那么我就不沒收你們的財物。”僧人們高興地答應:“是。”饑民們就靠著這些糧食全部活了下來。

    陳堯咨憑著官大錢多,驕橫非常,下屬官員沒有敢抬頭仰視他的。在江陵時,他用私自鑄造的錢幣冒充官府出售的黃金,府吏持著文書,強迫下屬官員在文書上簽名。歐陽公呵斥府吏:“官府出售的黃金上面應當有紋記。” 只有他不肯在文書上簽名。陳堯咨雖然怕他,沒有硬要他簽名,但是委婉地說動轉運使把歐陽公趕出官府,不讓他再擔任隨州推官。

    鄂州的崇陽縣,素來號稱難以治理,于是就調任歐陽公去治理崇陽,到了那里,沒有判決的案件有一百多宗??h民王明與他的同母兄長李通爭奪家產多年,王明無法自己判分家產,貧困到了給人打零工維持生計的地步。歐陽公用一句話做了判決,李通就完全認罪,把屬于王明的上萬家產全部歸還給王明,李通離開公堂后沒有一句怨言。桂陽有爭奪船只的百姓,互相毆打,致人死亡,案件久久無法判決。歐陽公親自來到關押他們的監獄,放這些犯人出牢房坐在廳堂里,打開他們身上的枷鎖,給他們吃飯,吃完后,安慰他們,把他們全部送回牢房,只留一個人在廳堂里。留下來的那個人變了臉色,惶恐四顧,歐陽公說:“殺人的就是你。”這名囚犯不知歐陽公為什么這樣斷定。歐陽公就說:“我觀察吃飯的人都用右手持刀(筷子),只有你用左手,死者傷在右肋,此人是你殺的是很明白的。”這名囚犯就流著淚說:“是我殺的,我不敢連累別人了。”歐陽公處理事情分辨清楚,好像古代的良吏,他斷案的方法大多是這樣的。他在崇陽擔任官職期間,人們都愛戴他想念他。

    十八、2010年上海秋季卷

    閱讀下文,完成第22—26題。(13分)

    九 疑 山 圖 記

    ①九疑山方二千余里,四州各近一隅。世稱九峰相似,望而疑之,謂之九疑。

    ②九峰殊極高大,遠望皆可見也。彼如嵩、華之峻崎,衡、岱之方廣,在九峰之下,磊磊然如布棋石者,可以百數。中峰之下,水無魚鱉,林無鳥獸,時聞聲如蟬蠅之類,聽之亦無。往往見大谷長川,平田深淵,杉松百圍,榕栝并茂,青莎白沙,洞穴丹崖,寒泉飛流,異竹雜華,回映之處,似藏人家。實有九水,出于中山,四水流灌于南海,五水北注,合為洞庭。不知海內之山,如九疑者幾焉?

    ③或曰:“若然者,茲山何不列于五岳?”對曰:“五帝之前,封疆尚隘,衡山作岳,已出荒服。今九疑之南,萬里臣妾;國門東望,不見涯際;西行幾萬里,未盡邊陲,當合以九疑為南岳,以昆侖為西岳,衡、華之輩,聽逸者占為山居,封君①表②作園囿耳。但苦當世議者拘限常情,牽引古制,不能有所改創也,如何?”

    ④故圖畫九峰,并隨方題記,傳于好事,以旌異之。

    【注】①封君:領受封邑的貴族。 ②表:標記。

    22.第①段交代了九疑山的_______。(2分)

    23.簡析第②段中“時聞聲如蟬蠅之類,聽之亦無”的表達效果。(2分)

    24.對“聽逸者占為山居”句理解正確的一項是(2分)

    A.任憑隱居者將衡山、華山據為己有。

    B.聽說逃亡者到衡山、華山安家藏身。

    C.聽任出世者在衡山、華山結廬隱居。

    D.聽說出世者在衡山、華山安居生活。

    25.從句式的角度賞析第②段中的畫線句。(3分)

    26.簡述本文的寫作意圖。(4分)

    22.規模和得名緣由

    23.這句話描寫了山中若有若無的蟬蠅一類的聲音,以聲襯靜;突山了九疑山中峰之下的靜寂。

    24.C

    25.這句話整散結合;先用整句突出九疑山的山峰兼有嵩、華、衡、岱的特點,強調其峻峭與宏偉,節奏鮮明;再用散句描摹這樣的山峰很多,句式參差,富于變化。

    26.九疑山地處衡山之南,宏偉美麗;卻不能列于五岳;作者撰文對此表示不滿;希望人家認識九疑山特有的長處。

    十九、2010年四川卷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題。

    尹賞字子心,鉅鹿楊氏人也。以郡吏察廉為樓煩長。舉茂材、粟邑令。左馮翊薛宣奏賞能治劇,徙為頻陽令,坐殘賊免。后以御史舉為鄭令。

    永始、元延間,上怠于政,貴戚驕恣,紅陽長仲兄弟交通輕俠,臧匿亡命。 而北地大豪浩商等報怨,殺義渠長妻子六人,往來長安中。丞相、御史遣掾求逐黨與,詔書召捕,久之乃得。長安中奸猾浸多,閭里少年群輩殺吏,受賕報仇,相與探丸為彈,得赤丸者斫武吏,得黑丸者斫文吏,白者主治喪。城中薄墓塵起,剽劫行者,死傷橫道,枹鼓不絕。賞以三輔高第選守長安令,得一切便宜從事。 賞至,修治長安獄,穿地方深各數丈,致令辟[注]為郭,以大石覆其口,名為“虎穴”。乃部戶曹掾史,與鄉吏、亭長、里正、父老、伍人,雜舉長安中輕薄少年惡子,無市籍商販作務,而鮮衣兇服被鎧捍持刀兵者,悉籍記之,得數百人。賞一朝會長安吏,車數百兩,分行收捕,皆劾以為通行飲食群盜。賞親閱,見十置一,其余盡以次內虎穴中,百人為輩,覆以大石。數日壹發視,皆相枕藉死,便輿出,瘞寺門桓東。楬著其姓名,百日后,乃令死者家各自發取其尸。親屬號哭,道路皆歔欷。長安中歌之曰:“安所求子死?桓東少年場。生時諒不謹,枯骨后何葬?”賞所置皆其魁宿,或故吏善家子失計隨輕黠愿自改者,財數十百人,皆貰其罪,詭令立功以自贖。盡力有效者,因親用之為爪牙,追捕甚精,甘耆奸惡,甚于凡吏。賞視事數月,盜賊止,郡國亡命散走,各歸其處,不敢窺長安。

    江湖中多盜賊,以賞為江夏太守,捕格江賊及所誅吏民甚多,坐殘賊免。南山群盜起,以賞為右輔都尉,遷執金吾,督大奸猾。三輔吏民甚畏之。

    數年卒官。疾病且死,戒其諸子曰:“丈夫為吏,正坐殘賊免,追思其功效,則復進用矣。一坐軟弱不勝任免,終身廢棄無有赦時,其羞辱甚于貪污坐臧。慎毋然!”賞四子皆至郡守,長子立為京兆尹,皆尚威嚴,有治辦名。

    (選自《漢書•酷吏傳》)

    [注]令辟:磚塊。

    8.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A.長安中奸猾浸多 浸:逐漸。

    B.悉籍記多 籍:憑借。

    C.其余盡以次內虎穴中 內:里面。

    D.賞所置其魁宿 置:放置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B項“籍”的意思是“造冊登記”;C、“內”,通“納”,是……進入;D、置,處置。故選A。

    9.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不同的一組是

    A.以郡更察廉為樓煩長 是時以大中丞撫吳者為魏之私人

    B.久之乃得 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

    C.得赤丸者斬武吏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D.疾病且死 不出,火且盡

    答案:B 解析:A項都是介詞,憑……的身份。B項前一個是副詞,才;后一個是副詞,于是,就。C項都是……的人;D項都是副詞,將要。故選B。

    10.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尹賞是鉅鹿楊氏人,經過考核合格而擔任了樓煩長,后來又擔任過幾個縣的縣令,曾經因為對罪犯殘忍暴虐而被免官。

    B.永始、元延年間,長安城中一些犯罪分子為非作歹,嚴重危害社會治安,尹賞將他們收捕入獄,全部投入“虎穴”處死。

    C、南山一帶盜賊蜂起,尹賞又被起用為右輔都尉,后來調任執金吾,督察非常奸詐狡猾的人,三輔官吏民眾特別害怕他。

    D、尹賞在病危時用自己一生做官的經歷告誡兒子們,兒子們聽從父親的話,他們為官崇尚威嚴,贏了善于治理的名聲。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B項“全部投入‘虎穴’處死”錯誤,是尹賞親自查看,見到十個就選一個,滿一百個就投入“虎穴“處死。

    11.請將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線的語句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城中薄墓塵起,剽劫行者,死傷橫道,枹鼓不絕。(4分)

    (2)一坐軟弱 不勝任免,終身廢棄無有赦時,其羞辱甚于貪污坐臧,慎毋然?。?分)

    答案:(1)(長安)城里傍晚時塵土飛揚,(為非作歹之徒)搶劫往來行人,死傷的人橫七豎八躺在道路上,擊鼓的聲音不斷。

    (2)一旦因為軟弱不能勝任(職務)而被免官,就會終身被棄置不用,沒有寬免的時候,這種羞辱比犯貪污罪還要嚴重,千萬不要這樣!

    解析:本題考查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1)注意幾個詞語:薄暮:靠近傍晚;橫道:橫躺在路上;枹鼓,名詞作動詞;注意省略。(2)注意幾個詞語:一:一旦;坐:因為;勝:勝任;廢棄:被棄置不用;甚于:比……還重要;然,這樣。故譯為:

    (1)(長安)城里傍晚時塵土飛揚,(為非作歹之徒)搶劫往來行人,死傷的人橫七豎八躺在道路上,擊鼓的聲音不斷。

    (2)一旦因為軟弱不能勝任(職務)而被免官,就會終身被棄置不用,沒有寬免的時候,這種羞辱比犯貪污罪還要嚴重,千萬不要這樣!

    參考譯文

    尹賞,字子心,是鉅鹿楊氏(這個)地方人。因為作郡吏明察清廉而任樓煩長。(后來)被舉薦茂材,任粟邑縣令。左馮翊薛宣上奏說尹賞能治理艱巨的僻縣,(于是他)被調任頻陽縣令,又因用刑使罪人致殘免官。后因御史推薦任鄭縣令。

    永始、元延年間,皇上懈怠朝政,外戚驕橫放肆,紅陽長仲兄弟串通游俠,收納亡命之徒。而北地的大豪客浩商等圖報私怨,殺害了義渠長及其妻子兒女共六人,并往來于長安城中。丞相、御史派遣屬吏追尋賊黨,(朝廷也)下詔書命令捕捉,很久才將其捕獲。長安城中盜賊奸民極多,里巷中的游蕩少年合伙殺害官吏,接受賄賂替人報仇,他們聚在一起摸?。ㄊ孪戎谱骱玫模⿵椡?,得到紅色彈丸的去殺害武吏,得到黑色彈丸的去殺害文吏,得到白色彈丸的則為遇難的同黨治理喪事;一時間城里烏煙四起,盜賊們路劫行人,大街上死尸擋道,鼓聲不絕。尹賞以三輔高第身份被選拔臨時任長安令,并得到特權可以隨機從事。尹賞到任后,便修建了長安監獄,向地下打出許多深洞,各深數丈,取出的土則在四周壘起土郭,然后用大石頭蓋在洞口之上,并稱這些洞為“虎穴”。完工之后,他就部署戶曹屬吏,以及鄉吏、亭長、里正、父老、伍人等下屬,(讓他們)分別舉報長安城中各處的輕薄少年和不服管教的惡劣子弟,對沒本地戶口的商販工匠,而身著危險服裝如披鏜甲著臂衣,手持刀箭兵刃的,也全部查核記錄,共得數百人。尹賞在此后一天召集了長安的官吏,(并備)車馬數百輛,令其分頭對被查出者進行收容逮捕,認定他們都是危害社會治安的盜賊。尹賞親自加以審查,每審十人放走一人,其余的則都被依次投入虎穴之中,每穴各一百人左右,最后以大石頭蓋上洞口。幾天以后,人們打開石頭檢視,見下面的人都已橫七豎八地相枕而死,便將尸體取出,掩埋于寺門華表的東面,并各插木樁,寫其姓名,一百天以后,才讓死者家屬各自挖出尸首取回。家屬們都號啕大哭,過路的人也都為之嘆息。長安城中有歌唱到此事說:“哪里去找兒女尸?華表東面少年場。生前奸盜不修身,死后枯骨何處葬?”尹賞釋放的都是和他有深交的老熟人,或是舊曰官吏和善良人家的子弟因一時糊涂而與盜賊有染并愿意自己改正的,才有數十近百人,尹賞都對他們緩刑處理,責令他們立功以自贖。其中努力上進的,還因此被尹賞收用為爪牙,他們善于追捕壞人,了解盜賊的好惡及行蹤,比一般人在這方面強得多。尹賞到長安視事數月,盜賊便停止了活動,外來盜賊由于害怕紛紛逃回原來的郡國,不敢再有窺伺長安之念。

    由于江湖盜賊泛濫,所以尹賞又被任命為江夏太守,他捕殺江湖盜賊及濫殺官吏百姓的人數極多,因“殘賊”罪免宮。南山一帶群盜蜂起,尹賞又出任右輔都尉,后調任執金吾,負責督察大奸盜。三輔官吏民眾對他非常畏懼。

    幾年后,(尹賞)患疾病快死之時,告誡他的幾個孩子說:“大丈夫做官,不怕因‘殘賊’罪免官,事后追思其效果,則就會重新得到任用.而一旦因軟弱失職而免官,就會終身被廢棄而再無起用之時,這種羞辱比犯了貪污窩藏罪還要重得多。望謹慎不要失職!”尹賞的四個兒子都做官做到郡守,長子尹立當了京兆尹,他們都崇尚威嚴,有善于治理的名聲。

      相關評論

      閱讀本文后您有什么感想? 已有人給出評價!

      • 8 喜歡喜歡
      • 3 頂
      • 1 難過難過
      • 5 囧
      • 3 圍觀圍觀
      • 2 無聊無聊

      熱門評論

      最新評論

      第 8 樓 廣東東莞CZ88.NET 網友 客人 發表于: 2011/3/6 14:51:35
      好精彩?。?!

      支持( 0 ) 蓋樓(回復)

      第 3 樓 山西長治電信 網友 客人 發表于: 2011/7/22 20:13:54
      {f:6繼續努力

      支持( 0 ) 蓋樓(回復)

      第 3 樓 河北保定電信 網友 客人 發表于: 2010/9/8 10:41:00

      支持( 0 ) 蓋樓(回復)

      發表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443)

      昵稱:
      表情: 高興 可 汗 我不要 害羞 好 下下下 送花 屎 親親
      字數: 0/500 (您的評論需要經過審核才能顯示)
      女人让男人桶30分钟免费视频,女人张开腿让男人桶个爽,一进一出又大又粗爽视频
    • <td id="ae6ms"><li id="ae6ms"></li></td>
    • <xmp id="ae6ms"><td id="ae6ms"></td><table id="ae6ms"></table>
    • <table id="ae6ms"></table>
    • <td id="ae6ms"></td>
      <td id="ae6ms"></td>
    • <table id="ae6ms"></table><table id="ae6ms"><td id="ae6ms"></td></table>
    • <td id="ae6ms"></td>
    • <table id="ae6ms"><li id="ae6ms"></li></table>
    • <table id="ae6ms"></table>